百里连山默默的点了点头,沉声问道:“舅舅,你可知那项韶峰的来历?”
“能有什么来历,一个幸运的小子罢了。”颜俊哈哈一笑:“其实他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你啊。若没有你,这小子还不知道在哪里躺尸呢!”
颜俊的话引来百里连山的兴趣,不由问道:“此话何解?”
颜俊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连山,你还记得三年前在接天峰上大战司徒龙腾的经过不?”
听到颜俊的话,百里连山脸色肃穆。
三年前接天峰一战,是他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一战。那时,他武功并未大成,为了平定武林盟的叛乱,他单枪匹马挑战司徒龙腾。最后硬是以战场上磨练出来的铁血之勇,拼着两败俱伤,将胆怯的司徒龙腾打入悬崖。
这会,听到颜俊问起,百里连山冷冷的说道:“接天一战,司徒龙腾,虽败尤荣!我如何敢忘!”
颜俊见百里连山说的冷酷,心中哀痛。他如何不知道百里连山的意思呢。
那司徒龙腾举旗作乱,为的是推翻昏庸残暴的荣帝,解救天下万民。百里连山站在百姓的对立面,四处镇压判乱。本是各位其主,没有对错。
奈何,天下百姓视司徒龙腾为义士英雄,百里连山忠勇无双,却被传成了嗜血魔头。
颜俊不愿意在这个话题上多说,默默的道处项韶峰的来历。
“连山,你也不必在意项韶峰的来历。他原本不过是个流浪孤儿,四处乞讨。三年前,你将司徒龙腾打入悬崖后转战武林。那项韶峰正好流落在接天峰,妄想寻个遗落的武功秘籍什么的。哎,老天还真是眷顾他……”
说到这里,颜俊笑骂一句:“他娘的,那小子一不小心跌落悬崖,好巧不巧的碰到崖底半死不活的司徒龙腾。老司徒明知将死,遂将一身功力尽数传给了他。那小子在崖底修炼三年,前几个月才从悬崖下爬上来。”
听到项韶峰的来历,就连一向喜怒不动于色的百里连山也倒吸一口凉气,暗中赞道:这个项韶峰还真是幸运儿。
接天峰高达千丈,悬崖深不见底。掉下去不死已经是奇迹了,还能得遇重伤垂死的司徒龙腾传功,这运气简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百里连山暗暗赞叹半响,对颜俊说道:“舅舅,我们还是分开吧。”
“怎么了?你怕人知道?”颜俊没好气的说道:“你现在易容乔装,没人认识你,怕什么?”
“可是……”
百里连山没说下去,他也不用说下去。他相信,以颜俊的聪明应该能理解他接下来的意思。
果然,颜俊见百里连山支支吾吾,叹息一声,说:“好吧,既然如此,就分开吧。”
颜俊沉默半响,说道:“连山,快过年了。早点回去,别让你娘担心。”
说完,颜俊转身就走。
看着颜俊离去的背影,百里连山一脸的愁苦。他何尝不想每日和亲人团聚,只是,他的身份不能啊。
这次他乔装打扮,查探项韶峰是否知道那件事情,一个不好,很有可能大开杀戒。若是被江湖中人瞧见颜俊还和他厮混,说不定迁怒颜氏一门。
毕竟,颜家现在名义上是和他百里连山断绝关系,不相往来的!
百里连山默默的注视着远去的颜俊,心中哀愁,等颜俊走的不见踪影,百里连山才转身离去,向着城中走去。
云州城中,也不知道是谁传出司徒龙腾传人——项韶峰到来的消息,武林侠客皆纷纷前去拜见。
走在路上,百里连山不时听到游侠儿高声谈论项韶峰出道以来的英雄事迹。
比如什么一掌定双雄,三招败五侠,只身斗七秀什么的事迹,被闲散的侠客传的沸沸扬扬。
百里连山听的烦躁,生怕忍不住怒火,就此大开杀戒,将这云州城屠戮一空。遂狠狠的‘呸’了一口,径直向人少僻静的地方走去。
既然不想听,那就找个听不到的地方,等心绪平息了,再来探查。
低头走路的百里连山,也不刻意的寻路,随意走动。忽然,一声老迈的歌声传来。
“一曲春辞醉江南,黄庭三卷性休闲。须发皆白袍带飘,两袖空空众妙观。”
百里连山抬头一看,只见一栋老旧的茶楼出现在视野之中。
茶楼破旧,占地极小。
说是茶楼,倒不如说是一个破烂的茶摊。
若不是门前漆黑的招牌上,书写着一个斗大‘茶’字,估计还以为是什么破烂回收站呢。
见茶楼破烂,百里连山本不愿进入,可那老迈的歌谣让他心中微动。想了想,百里连山转身走了进去。
可能是因为地处偏僻,又破败老旧的原因,茶楼内一个客人都不曾有。
百里连山进来良久,才有人跑来招呼。
“客官里面请,不知要喝点什么?我们这有上好的雨前龙井,极品观音,客官可要尝尝?”
小二的声音温润如玉,悦耳动人。
百里连山低头一看,却是一个妙龄少女,眉黛含羞,双颊升晕,肌肤雪白,玉手芊芊。
眼见小二竟然是个女子,百里连山轻笑一声:“没想到还是个姑娘……,既然你说的这么好,那就一样来上一壶吧。”说着,百里连山向靠窗而坐的老者笑了笑:“我请那位老人家共品。”
打发走少女,百里连山移步窗前,不请自来的坐到老者面前。坐定之后,百里连山一语不发,只是轻笑。
老者须发皆白,一身褐色长袍,这会儿瞅见百里连山坐了过来,也不看不问,任由百里连山兀自含笑。
在二人的沉默中,刚刚的少女已经提着两个茶壶走了过来,拿起桌上的茶杯,倒上两杯,低眉顺眼,鹦声细语。
“客官,茶好了……”
少女倒好茶,并没离去,百里连山恍然大悟,呵呵一笑:“哎呀,倒是我忘了。来,来,这是茶钱,剩下的就赏你了。”
说着,百里连山递出一块碎银,足有五两。煮茶女子接过银子,在手中掂了两掂,随即展颜一笑,退了下去。
看到百里连山付钱,那老者突然开口说道:“客官如此大方,可知这茶钱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