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7章 中举

第147章中举

池梨穿着一身细棉布裙,亦步亦趋地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怎么安排田野间的农人们进行秋收。

其实也无须太过费劲,作为主家,他们并不需要亲自下地劳作,只需盯紧那些雇佣来的农人们莫要偷懒即可。

由于侍弄得好,田地里的稻子个个都结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头。

农人们手持镰刀,熟练地手起刀落,没一会儿,就收割完一整捆稻穗,将其尾部打结垒在田垄上,然后继续收割。

这些被一捆捆打包好的稻穗之后会被带去晒谷场那边,由一些比较身强力壮的汉子将其抱起一下下摔打出稻谷粒,再将其收集起来就能得到最为粗糙的粮食。

这样的粮直接就能拿去交朝廷赋税,不需再进行更多加工,但拿粗粮缴税与拿细粮缴税是不同的衡量标准,相比之下,细粮会更加划算那么一丁点。

有些人家懒得费那个劲儿,就只交粗粮,有些人家为了省下那么点粮食,便会将粗粮通过手动舂米的方式,来获得细粮去缴税。

这样舂剩下的稻壳还能拿去喂家禽,也算小省一笔。

池家地多粮也多,在基础量本就大的情况下,每年要缴纳的粮税也不少,要是都将粮食制成细粮拿去缴税,反而会消耗更多人工成本,费时费力又不划算,所以一直都是交的粗粮。

“我们家都是将粮食全部收割完后再计算分出需要缴税的份额,然后会有专门的差役过来收粮。”

谁知这话刚一提出来,就被父母双重否决。

是的,在乡试成绩出来后,池梨打算一鼓作气地参加春闱。

不过短暂惊讶后就是欣喜了。

由于池家这边需要缴纳的税比较多,所以县衙那边每年都会让师爷带着账房先生并几位衙役来帮忙清点需要缴纳的粮食数量,以免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

更何况南淮府这边的考试环境相对要轻松一些。

见人一直没动静,管家喊声逐渐凄厉,吓得从睡梦中醒来的池秀才生生出了一身冷汗。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那是个女子。

池秀才一边呆着女儿在田地里监管农人们抢收粮食,一边教导着她秋收季节该如何安排各项事务,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收粮跟缴税。

当然,这个所谓退回并非原物退回,这样就太不给人家面子了,池家只是不愿莫名跟人牵扯上什么利益关系,并非是想要得罪人,所以他们是找了与贺礼等值的东西退回去,实在找不着合适的就干脆折算成银两,或是将两家的礼品交换退回。

听见自己考中举人,池梨也挺开心的,但这个结果于她而言其实也不算很意外,早在她开始蝉联恒禄书院首名多月后,就该知晓她的学识水平已经成长到一定境界,甚至可以说,哪怕是在更加内卷的泊河府那边考乡试,她也大概率榜上有名。

待意识逐渐清醒,终于听清楚门外管家在喊些什么的池秀才猛地一激灵,随即连鞋也顾不得穿,忙连滚带爬地起身跑到房门口,将门一把拉开,扯住差点没摔倒的管家颤声质问:“伱说得什么?谁中举了?不是老夫听错了吧?快说清楚!”

也不知那池家女儿是如何教养的,竟是那么厉害,能够以一介女子之身力压一众男子,成为整个省的第一名。

“我滴个乖乖,这池家女娃娃可真牛!”

“梨儿,这些事你今后遇见了就多留意留意,再于心底想想其中各类门道,兴许于你今后有用,反正懂得多不会有坏处的。”池秀才叮嘱女儿道。

“我们农家人不过是靠地吃地,这全家老小一整年的口粮都在这地里头,自然得多多照顾,不过也是老天爷赏脸,近几天都风调雨顺地,这才让地里粮食能够多产些出来。”池秀才谦虚地笑道。

秋收一直持续将近大半个月,等池家的粮食等作物都收获得差不多了,官府那边也来人收粮税。

亲友与县令送的贺礼可直接收下,前者日后在人情往来中自然会慢慢给予回礼,后者就没必要回了,而那些不怎么相熟的人家送的礼,则一律当场退回。

池家有两个秀才,他们家的粮税需得先扣掉两百亩良田的产出后,才能算余下的田地税收,种植不同的作物所需要缴纳的税率也是不同的,这里头需要算的东西很多,那位随行而来的账房先生那算盘都打冒烟了,还是花费了足足大半日的时间才终于算完。

池梨不是个死板的人,也不觉得利用旁人帮自己复仇有什么不好,但在可以的情况下,她还是更倾向于自己动手,这样才比较爽快。

普通百姓们可能懂得道理不是很多,目光也不像一些聪明人那么有远见,但他们懂得跟风啊,谁家过得好,是怎么过上的好日子,被他们给瞧见了,想着让自家也想过上这种好日子,自然就会跟着学。

这是榜样的力量。

因为除去给官差的赏银,池家还相当大方地让人搬来几大框糖块,给每个围观的人发糖。

好在如今一切都有了回报。

这回官差们是彻底没了刚刚等待许久的不耐烦,只剩满心喜悦,对着池家人也是各种说不尽的好听话一个劲地拋,包括围观的路人们在内,所有人都喜气洋洋地。

待听见居然是池家小姐得中举人之后,大家先是不敢置信地睁大眼,随后便是铺天盖地地恭喜祝贺声。

“谁说女娃读书没用来着,这不挺有用的嘛?瞧瞧池家小姐,这都考中举人了,举人啊,我记得是能当官了都。”

所以她已经打算好了。

“夫君,你就是要出门迎客,也得先好好整理衣冠,就这么披头散发地跑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池家是个没有礼数的人家,平白给我们梨儿丢了脸面。”

略一思考,她就明白了原因。

举人的身份地位远非秀才可比,要知道他们大垵县的县令,也同样是个举人出身,所以池家小姐考中举人,其实已经算是迈进了当官的大门,彻底实现阶级跨越。

所以师爷这才急着想多与县里富户们加强点联系,也不是想给新上司添堵,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有用,以求不被换掉罢了。

他不确定女儿这回能不能考上举人,更不确定她以后会不会走上为官之路,但有些事情,不是说不确定会不会发生就不提前去做准备,反正他尽量将自己懂的东西多教一些给孩子准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