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剑与农
一晃眼,池梨入读恒禄书院已经将近一个月了。
在这一个月里她宛若一个无底洞,如饥似渴地疯狂吸收着各种知识,半点空闲时间都没有,别说去交朋友,她甚至连与自己的同班同学们都没空多说上一句话。
大多数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与池梨是类似的。
这些能入读恒禄书院的无不都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的已经身负功名,有的还未能得到功名,不管如何,所有人都明白自己与其他人挣破了头都想进入恒禄书院是干什么的?
那就是读书。
恒禄书院内部拥有在全国内都跑得上号的师资力量,与其内里疯狂内卷的学子们相同,有能耐在这里头当教习的人物,即便不是当时大儒,那也必定要比他人在某些方面要出彩得多。
例如许家叔父,他本身只具有举人功名,但其在画之一道技艺非凡,所以他出去日常的授课之外,也兼任学院里的画技教习。
为了丰富学子们的课程,也为了不培养出一群只会死读书的学子们,书院内部除去专门教授科举考试内容所设的正课之外,还另外设有骑射剑琴棋书画礼农工等副课。
每位学生都要求必须选修至少两门副课,并且学完了是要进行年末考核的,若有不及格者,会给一年时间重修,若重修不过,那么就会被学院劝退。
她们这是在搞什么?
原来,之前池梨注意到许湘儿想要读书的那颗心,却又不知道被什么给束缚住了,导致她无法说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愿望。
这件事虽说最后被掩盖了下去,但她们之前闹那么狠,其实附近伺候的下人都略微听到一些,只要有心打听,要想拼凑出个真相并不难。
然后小姐妹俩就背对着许湘儿,如此这番地说了一通,还时不时点点头,发出原来如此的惊叹。
许湘儿一惊,连忙否认:“怎么会,我没有这种坏心思的!”
是的,池梨想的办法相当简单粗暴。
池梨本人甚至还是在亲眼看见种子生根发芽结果后,才知道自己究竟种了些什么东西。
也是这些种子都自我成熟后,池梨才发现她原来拿的是一枚黄豆种子,一枚花生种子跟一枚甘蔗种子。
“话说当时,叛军何其猖狂,于西北造反作乱,陛下听之怒极,派遣麾下护国大将军领兵前去平定叛乱……”
查出来了能帮忙解决她肯定会帮一把,但如果实在帮不动的话,池梨也不强求。
有过之前委婉劝说许湘儿的经历,池梨吸取教训,明白要跟她得到有效沟通,就得把话敞开了说,半点不给人逃避的机会。
她性格里是拥有对命运的抗争性的,现在不过是被暂时压抑,可能就算没有池梨这次的故意刺激,总有一天,许湘儿依旧会为了反抗命运而做出挣扎。
许老爷子与沈氏年纪大了牙不行,就只能让人将其榨成甜汁儿来饮用,倒也不错。
“好,你去调查,查到了我们再想办法一起解决问题。”
可是,当她满怀着期望,试探着向母亲透露出自己想要退婚去参加科考的愿望时,却招致了郑氏疯狂的嘲讽辱骂,说她不安分,骂她出去抛头露脸是在给家里丢人,讽刺就凭她还想考科举,就连她兄弟至今都没个正经功名呢,她一个没怎么正经读过书的女子又能挣得过那些男子等等……
毕竟再大胆的事情她们也都做了,不差这一件。
不知过了多久,旁边一直呆愣的许湘儿突然问道:“那位护国大将军,可是一位女子?”
可以说,院长此举完全是为了学子们的未来所考虑,只是学子们的能不能体会到其用心良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因为她知道只有自己站在足够高的地位上,才能抵抗这些来自于时代的迫害,包括那些在她背后一直不停歇的,带着有色眼光的眼睛,与从不停歇的窃窃私语,也只有拥有足够大的力量权势,她才能够有能力地去帮助更多地,像许湘儿这类正在受到压迫的女性。
剑既为剑术,文人学剑,不求能上阵杀敌,只求能强身健体,同时学些自保手段,且他们与人对习者,都得讲究君子之礼,点到即止。
观察着许湘儿的面色,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她趁热打铁:“表姐,您……时不时在嫉妒我?”
今日没戏看,但有说书。
礼物不贵,但这可是女儿亲手种出来的粮食,对池家夫妻而言,那其中所蕴含的心意更加珍贵。
这时候未婚女子间相约出去逛街喝茶是经常有的事,算是一种常规社交,只要出门前戴好面纱,遮蔽面容即可,并不需要一天到晚地拘在家里。
池梨之所以选择农课,那是因为其上课与考核要求说严格也严格,说不严也不严。
自家父母过于开明,导致池梨压根没想到居然是这个原因。
原本她以为,母亲是最为疼爱她的,那么疼她爱她的母亲,应当也会支持她的一切决定,却没想到,原来母亲对她的那些疼爱,竟是远远比不上那位她甚至都没记住容貌的未来夫婿,与根本还没有影的外孙子吗?
在母女俩爆发那场激烈争执之后,许湘儿再不敢提起自己想要读书考科举的事情,因为每回提及,郑氏都会变得歇斯底里,甚至好几次刀子都摆在手腕上了,逼迫得许湘儿根本没别的办法,只能妥协。
但得知真相的池梨却眉心微锁,有些为难。
其实阻碍许湘儿读书的原因只有一个人,她娘,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