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长安城的这十多天时间,高桓权更加真切的认识到了大唐的强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绝对不想和大唐为敌的想法。
他是要登上王位的,如果高句丽被灭,他还怎么登上王位?
现在,他必须要让燕王府相信,这件事情与他无关。
……
距离太原不远的一座荒山之上,一支商队一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才停了下来。
“小可汗,就算那些唐人派人来追杀我们,他们也绝对想不到我们会走太原。”
“对啊,他们的主要精力,应该都会放在定襄方向。”
“耶律洪有没有成功?”
一停下来,众人就开始议论起来。
“希望别是空手而归,否则拔灼肯定要笑死我们了。”
他望向南方,期待着耶律洪追上来的那一幕。
然而,这一次,他注定要失望了。
……
李想带着一群人,从汉中码头走了下来。
从这里到长安,最快的办法就是走陆路。
否则,就得沿着汉水,从襄阳到鄂州,再顺着长江,进入大运河,再绕一个大圈子,才能回到长安。
当然,李想是绝对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
“王爷,三天就能从汉中赶到长安,就算是慢一点的话,五天也能到。算算日子,也快到王妃临盆的时候了。”
雪晴紧随李想身边。
因为已经安排好了前往汉中的人,所以下船之后,很快就有一辆马车在等着他们。
“看来,从汉中通往长安城的道路,必须尽快铺成水泥路。”
李想想了想,这条船顺汉水而下,就能抵达江南的大部分州府,这是一条十分方便的道路。
只不过,大唐一直以关中道为中心,所以关中才是最重要的。
刘谨道:“现在汉中的道路虽然还算平整,但比起水泥路来,还是差了一些。”
“从晋阳至朔州的水泥路,现在已经快完工了。然后让建设局派人将长安城和汉中之间的水泥路修好,顺便把襄州的磷肥运到汉中去。”
想要富,先修路。
对于李想来说,这条水泥路可不是单纯的发家致富那么简单,而是关系到整个大唐的未来。
只有长安城中的政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各州,这个庞大的帝国才能够继续有效的运行,否则的话,早晚会出问题。
“云中都督府大半的突厥人都已经迁移到了江南道,如果能够在朔州和突厥人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再在朔州和幽州之间修建一条水泥路,那么,河东、河北道一带,就可以彻底的安定下来了。”
眼看南洋水稻已经走上正轨,刘谨自然要为明年做打算了。
李想想下一年肯定是要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可是关中上下,哪里有这么多好地种棉花?
这个时候,他的注意力自然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棉花比水稻和小麦需要的水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