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3章 耳目

王静堂,乾元至正十七年进士,先入国子监,后调入吏部为郎中,四年后外放,在地方做了三年的巡抚,后调入京师为应天府府尹。

杨天看着手中的卷宗,手指在龙案上轻轻敲击。

龙案之前,跪着一个衣衫朴素的人,那人一副老农打扮,跪的毕恭毕敬。

“涉及多少人?”

杨天抬头,看向下面的人,轻声问道。

那人抬头,露出一张略带沧桑的脸,此人正是杨天放出去的密谈,何不易。

何不易的密谈体系已经组建完毕,人员囊括京师的大小府邸,客栈酒肆,可谓鱼龙混杂,获得的消息也十分精准。

运转这个体系,用的是皇帝的私库,这些银钱的流通只通过何知和何不易两人,其他人不可能知晓。

“禀陛下,此事具体有多少人参与,下官无法查明,但王静堂妻弟所涉及的人员,有八十三人。”

“青衣卫在京师动作,已抓了十余人,但其中大多不涉及人口倒卖之事,只有两个边缘人涉及。”

“目前,青衣卫贺指挥使并未掌握全部动向。”

“嗯。”

杨天轻轻点头,思绪在脑中转动。

他之前翻阅何不易呈上来的密折,看到了京师人口倒卖之事,立刻怒上心头。

京师的官员贪墨银两,徇私枉法,他还暂且能容,但行这种残民之事,他是绝对忍不了的。

况且这些人对付的还是穷苦百姓,尤其是对付进入京师避难的灾民,这让杨天怒火中烧。

故此,他第一时间便召见了何不易。

何不易入宫之后,将此事事无巨细全部说明,不过因为之前没有皇帝的旨意,这件事他不过是收集消息,并未深入探查。

要说何不易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能在每日杂乱的消息中分辨出有用的细节,并形成奏章上报,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他手下的人分散的太杂,消息汇总也需要时间。

“这王锦堂,是赵空昊的门生吧?”

杨天轻声发问,何不易立刻叩首道:“是。”

“赵大人是王静堂考进士时的坐师,登科之后,王静堂便以赵大人马首是瞻,仕途扶摇直上。”

“有传闻,王静堂在应天府府尹的位置上下去之后,赵首辅有意将他扶为国子监祭酒。”

“呵,谋划的不错啊。”

杨天冷哼一声。

国子监,乃国家取仕之,也是国朝诸多进士举人得功名之后的第一个去处。

朝廷官位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空缺,得了功名后,一般都会放在国子监,等待官位外放。

国子监祭酒,便是国子监的最高长官,掌控国子监门生的仕途。

赵空昊想把自己的门生放在这,那是打算把手继续往里伸了。

“朕看着王静堂的履历,官声居然还不错?”

“回陛下,王静堂在地方做巡抚时,的确做了很多实事。”

何不易沉声回道:“但到了应天府任府尹之后,便开始放纵属下,人云亦云了。”

“那是自然。”杨天笑道:“封疆大吏一言九鼎,应天府却是京师,不是他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

“这个人,你仔细盯着,事无巨细,全部记录下来。”

“臣遵旨。”

“嗯。”杨天点头,道:“还有,你做事朕信得过,但对下属的人,该奖要奖,该罚也要罚。”

“之后,你不必每日上奏,但朕要问你什么,你若不清楚,就别怪朕无情了。”

一听这话,何不易赶忙叩首,沉声道:“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