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吗?
柳羽愣了一下。
粮铺的掌柜看到柳羽,连忙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这位客官,是要买粮吗?是要粗粮还是要细粮?”
柳羽点了点头,一边拿出牙牌,一边说道:
“拿20斤细面,30斤精米。”
掌柜接过牙牌,笑呵呵地说道:
“细面一斤12文,精米一斤15文,客官要是要麦粒和稻米,可以更便宜一点。”
说着,径直走到柜台,拿出一个账册,比对着牙牌开始抄录。
柳羽见状,当即开口说道:
“这年头,买粮也得用牙牌了。”
“谁说不是呢,”
掌柜一边抄录,一边笑呵呵地说道:
“县太爷定了规矩,沧县百姓,凭借牙牌每人每月只能买50斤粮食。”
“咱们的粮价,还不能超过一斤10文,哪怕是加工过的精粮,也不能超过一倍。”
这是……
控制粮价的手段吗?
柳羽瞬间明白了限购的原因。
凭借牙牌购粮,就能保证粮食消耗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同时减少大户囤粮的可能性。
搭配压制粮价的策略,难怪大旱两年,沧县的百姓仍然没有像临县一样,变成灾民。
只是,那些大粮商真的就这么听他的话?
“就没人敢私自涨价,或者偷偷多卖粮吗?”
听到柳羽问话,那掌柜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四下看了看,惊声说道:
“客官,可不能乱说!”
“庞县令是何等人物?前年他刚来沧县,正赶上旱灾开始,沧县的四大粮商联合涨价。”
“庞县令为了防止沧县百姓饿死,先是开粮仓,然后以县衙名义卖粮,抬高粮价。”
“四大粮商跟着抬价,甚至把外地的屯粮都带到了沧县。”
“谁知庞县令接下来一招过河拆桥,直接将粮价降回旱灾发生之前,让四大粮商把粮食都砸在了自己手里。”
“庞县令又自掏腰包,把那些粮商的粮食都原价收购。”
“粮商没破产,粮仓的官粮补上了缺口,粮食价格得到了稳定。”
“庞县令这一箭三雕,连四大粮商都被折服,咱们沧县的粮食,也从那时一直稳定到了现在!”
掌柜一边说,一边称着粮食,语气里满是对庞县令的推崇。
柳羽也明白了沧县粮价稳定的方法。
“客官,承惠690文,粮食放牛车上了。”
柳羽点了点头,付了钱。
50斤粮食分成了两个麻袋。
柳羽又在市场里,找到了一家猪肉摊子。
猪肉易坏,价格又贵,在这年代这时期,属于奢侈品,倒是不限量购买。
柳羽买了半扇猪肉,自己家吃两顿,也要送给王五和李晟的妻儿老小。
柳羽又在菜市场里随便逛逛,买了点瓜果蔬菜。
之后便驾着牛车,离开了菜市场。
刚走到城门,就见庞县令正从城楼下来。
看到柳羽车上的肥皂销售一空,庞县令当即笑道:
“柳兄弟,看来生意不错!”
“多谢庞县令指点!”
柳羽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
庞县令连忙伸手拦住,笑道:
“指点不敢当,这点小事,柳兄弟你自己也能想明白的,只不过是一叶障目而已。”
“来人,准备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