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一破,距离洛阳不过数日的路程,可想而知,当洛阳朝堂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
.............
一天之后,弘农县外。
德胜之后,段羽下令让大军在函谷关外休整一日。
这一场大胜使得汉军死伤还有投降的兵马多达五万。
剩余的大多数都溃逃了。
休整一日之后段羽并没有急着下令进兵。
虽然函谷关外已经没有阻拦,但若是想要攻打洛阳,前方还有一个关口,那就是新安县的函谷关,也就是洛阳八关之一。
位于弘农郡的函谷关是秦函谷关,而新安县的函谷关则是洛阳八关之一的函谷关,虽然都叫函谷关,但却并非是同一个。
他在凉州起兵,而要攻打洛阳的必经之路就是洛阳八关。
洛阳朝廷不可能不在西进的关隘布置重兵。
而且如果不彻底将弘农郡还有河东郡拿下,大军的粮道并不通畅。
为此段羽已经派人回去给李儒送信,在长安募兵,并且加速让从西域返回的诸将直接带兵前来长安。
弘农县外,数百重骑陪着段羽一路前来。
同行的还有身为弘农杨氏的杨琦。
而身为弘农杨氏家主的杨彪则是早已经带着族中重要成员等候在了弘农县外。
当看到远处数百重骑而来的时候,杨彪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锦衣华服,快速的上前几步。
“冀侯!”
看到段羽从黑虎上翻身而下之后,杨彪立马拱手施礼。
段羽笑着上前两步,一把拖住了杨彪的手。
段羽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曾经算得上是敌人的弘农杨氏,竟然会在这种时候选择站队在他的这一边。
这算得上是意外之喜吧。
弘农杨氏乃是整个关中地区的士族领袖。
有弘农杨氏作为参照,相信很快这些关中士族就知道应当如何站队作为选择了。
凭借着弘农杨氏的这个招牌,以及弘农杨氏这么多年的门生故吏长安朝廷这下应该不缺少门面了。
“临晋侯真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啊。”段羽笑着说道:“此番大胜,全赖临晋侯之功。”
段羽给足了杨彪的面子拉着杨彪的手表情十分亲切。
杨彪则是连忙推辞:“不敢当,不敢当,弘农杨氏世受国恩自当以身报国,只恨没有冀侯带兵之能,不能征战沙场。”
两人就如同旧友一般站在弘农县外寒暄。
“冀侯,这是犬子。”
杨彪侧身,将身后的位置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