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仪连着的屏幕前,杨沐雨大家看到了,想亲眼品鉴。
“趁他到来之前,我汇总了部分会员,还有四位打低分的裁判意见,有几个问题,想先请教一下步涉先生,可以吗?
步涉浑身一震,沐雨楼主,自己有一幅明山水立轴,就是他所鉴定!
黎允升直言,他就是海内外书画鉴定第一大家,这儿果然藏龙卧虎!
“步涉先生,可以吗?”主持提醒道。
步涉回复过来,调侃笑道:
“失礼了,刚才听到沐雨楼主大家的名字,我脑袋有点眩晕,问我什么问题?
主裁判不以为怪道:
“有会员说,宋丝绢最宽只有80,您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宽度就达到了99厘米......
“有裁判说,历史记载原图是郑奂画的壁画,这幅明显是仿的。
您能解释一下吗?”
步涉好整以暇笑道:
“我用真实的例子说明——
“第一,北宋初郭忠恕作了一幅《明皇避暑宫图》,绢本,墨笔,比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短了40厘米,却更宽——纵161.5厘米,横105.6厘米......”
副会长郭桥东忽然傲娇道:
“这确有其事,郭忠恕正是在下祖先,家族谱对《明皇避暑宫图》有详细记载,可惜该画作流落异国,存于倭国美术馆。”
步涉没料到,涉及他先人的事迹,他还真不含糊,帮着说话,于是对他礼貌一笑,继续道:
“第二点,鉴定画的前提要会画,有艺术功底。
“大千居士有一幅《江堤晚景图》,是仿造的假画,原作者董源,但是假画是真迹的数倍价格,为什么?
“因为假画除了像极了原作,笔力、意境都超越了原作。
“回到这幅《文潞公耆英会图》,原画作者是画工郑奂,仿者王岩叟是状元,是重臣,是书画名家,专为他朋友文彦博作的画。
所以,假画未必比真画差,价格也未必比原作低......”
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走上了舞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高昂道:
“欢迎杨老,下面有请杨老品鉴《文潞公耆英会图》!”
杨老细看了一会,招手叫步涉到了跟前,温言道:
“小伙不简单,你怎么看出这是北宋画,是王岩叟为文彦博所作?”
通过画能亲临其境,这事说出来压根没人信,自己只会被鉴定为神经。
步涉暗呼玉魂救命,得到了回应,侃侃道:
“回杨老话,第一,宋有种双丝绢,不同于后世!
“后世的双丝绢,经纬相交时,两根经丝同时沉在纬线之下,或同时浮在上面。
“而这种经线一根沉下,一根浮上的,北宋独有!
“第二,落款署名叟子,字迹和画作笔法,和王岩叟传世书画对比,都能得出作者是王岩叟的结论。
“第三,从题头用墨不同,可以知道是后人所加,用文彦博的‘文潞公’号,明显是文彦博家传。
“如果不是家传,画名应为‘神都耆英会图’。
“就像《香山九老图》、《兰亭集序》等,不是家传,题目写的会是活动地点!
杨老以为怎样?”
杨老含笑点头,补充道:
“第四,王岩叟是文彦博知交、代为作画的事,《宋史》和文彦博的《文潞公集》,都有记载,可作为佐证。”
杨老说着,回头对主持人笑吟吟道:
这儿自然有高手,不需要我到场,这小伙说的全对!”
主持人扬声道:
“经杨老鉴定,此画是真迹,步涉先生需要重新估价吗?”
步涉大方道:
“这是考试,及格就好,轴卷过亿就行,再多也没必要。”
主持人点点头,送杨老下了舞台,拿起话筒开始宣布:
“下一个环节,万众瞩目......”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