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辞职做个体户,开个餐馆。”星期天全家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何雨柱宣布了这个决定。
“爸,我支持您,有梦想要勇敢去追求!现在领导都在鼓励个体经济呢。”3个孩子看看不说话的妈,又各自对视一眼,老大何华安先开口。
“对,爸,我也支持您!”x2。
“哥,你想好了吗?”今天何雨水一家也来了,吃个团圆饭。再有怨言这也是亲爹,她没得选的。
今天何大清总算手里有钱了,给外孙和外孙女一人给了5块钱当见面礼。
“已经想好了!”何雨柱回答妹妹,又对何大清说道:“您要是愿意,不如去帮我照看着后厨,顺便也指点一下我那几个徒弟的厨艺。”
“成!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发挥点作用,挺好!”何大清也不想待在家里吃白食,怕时间久了儿媳妇嫌弃。回来几天了,儿子都没叫他一声爹呢。
虽然目前田蓉对他很恭敬,但他怕万一啊。去儿子的店里,为这个家出点力,又不用他做事情,自己还打发时间,一举两得啊。
何大清回来的第二个星期天,何家全家一起去田家拜访。以前怎么样且都不说了,他既然回家了,当然要去拜会亲家的。
“亲家,感谢你们把这么好的女儿嫁到我们老何家,这是我们老何家的福气啊!20多年我第一次登门,希望你们恕罪则个!”相互介绍完,寒暄坐定后,何大清开口说道。
何大清到底是四九城长起来的,哪怕耳濡目染也能学会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今天就是带点赔罪意味来的。
“何老哥,那些都不说了,现在孩子们也大了,咱们等着抱重孙子就好了。”老丈人也没为难何大清,确实是孙子辈都这么大了。
而且何雨柱这个女婿他是很满意的,对田家和田蓉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好,各种好的吃食每个月都不少,灾荒年间要不是何雨柱,大孙子也不会那么顺利出生。
运动过去何雨柱又立即变身科级干部,别看四九城一块砖丢下去能砸死几个处级,但对老百姓而言,科级已经不小了。不管是面子上还是实质上,田家这个女婿都不丢份。
没过几天,何雨柱的“有味酒家”开业了。地址就是簋街的那家酒楼,现在也不讲什么装修,把碗筷和厨房用具添置齐全就可以了。
四九城个体工商业户临时营业执照是到东城区工商局办的,现在政府对个体户是持鼓励态度的,办执照很顺利。
距离80年9月发出的第一个餐饮类执照已经快一年了,四九城已经有几百家个体小餐馆了。
酒楼还是太大了,何雨柱只使用了前楼第一层的一部分,其它的暂时用不上。
对媳妇的解释是租的朋友家的,田蓉知道他有“不一般的朋友”,也没多问。
在整个“租房”、装修、采购过程中,向田蓉支取了10000元,还要把账单、“合同”做好,以供查询。
后厨是马华和罗勇,各带一个学徒,吴强没来,何雨柱也把他推荐到了三食堂厨师班长的位置上。当然了,马华和罗勇一走,这个位置也大概率是轮到他的。
马华和罗勇的学徒是让他们自己找的,何雨柱只要求人踏实肯干就行。现在师徒关系不像旧社会那么严肃了,他也不会真的像“父”一样严控徒弟。
传菜和打杂招了3个中年妇女,收银招了个回城知青李丽。现在没工作的人还是很多,像后世一样的公开招聘也已经在去年由魔都开先河了,他把招聘通知往门外一贴,半天就筛选好了。
有味酒家不做早点,只做午餐和晚餐。大厅摆10张桌子,还准备了两个包厢。
后厨菜品质量由何大清监督,何雨柱负责进货。所有粮油菜品基本都来自他的空间,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后面政策更放开、规模扩大之后就要绝大部分从市面上采购了,不然暴露风险太大。
在门口扔一挂鞭炮就算开业了,没有戏班子也没有花篮。每天能提供的菜品写在小黑板上,客人一进门就能看见。
除了时蔬就是常见的川菜和鲁菜,没准备太多菜品,会忙不过来的,酒也暂时只有散酒。李丽除了收银还要负责点菜,写下菜单交给后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