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浓云仍沉沉地压着城墙。
京郊码头的薄雾中,一艘破旧的渔船缓缓靠岸,船板还未搭稳,黑压压的人群便如潮水般涌了下来。
“快!进城!进城才有活路!”
衣衫褴褛的灾民们扛着破包袱、拖着瘦骨嶙峋的孩子,跌跌撞撞地冲向城门。
他们面黄肌瘦,眼窝深陷,有的赤着脚,脚底板被碎石磨得血肉模糊,在青石板上留下暗红的脚印。
守城兵卒刚揉着惺忪睡眼换岗,忽见乌泱泱的人潮涌来,吓得一个激灵:“关城门!快关城门!”
沉重的城门在铰链声中缓缓闭合,冲在最前头的老汉“咚”地跪在门槛前:“官爷行行好!我们三天没吃.”
话音未落,后面的人潮已推挤着涌上。
城门缝隙里,一只枯瘦如柴的手突然伸出,死死扒住门板。
“放我们进去!”
“求求官爷!孩子要饿死了啊!”
哭嚎声惊醒了整座京城。
看着城下越聚越多的人群,那些灾民跪伏在地,像一片被暴雨打蔫的庄稼。
城下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一个妇人抱着浑身青紫的婴孩,疯狂叩首:“给口粥吧!就一口!我的娃.我的娃昨晚上就没气儿了啊!”
青砖上很快洇开一片血渍。
守城兵卒别过脸,握枪的手微微发抖。
面前跪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颤巍巍捧起个破碗,碗里沉着几粒石头:“军爷.我们不是暴民”
“我们是从江淮来的,原本想走漕运逃荒,结果昨日暴雨冲垮堤坝,半数船只倾覆”
“活下来的不足三成。”
“江面上现在还飘着尸首”
禁军统领看着那遍地哀嚎的人,刀迟迟砍不下去。
城门也在渐渐地被推开,难民们开始疯了似的冲进了京城。
步昭意和霍晏清在天刚亮的时候就来到了何大官人的粮店。
铺子里的伙计早已得了吩咐,连夜架起几口大锅,灶膛里的柴火烧得正旺,锅中米粥翻滚,蒸腾的热气裹挟着谷物的香气,在寒冷的清晨格外诱人。
等都准备的差不多时,步昭意听着街上有熙熙攘攘的声音,哀嚎声逐渐在街上响起。
这是那群难民来的。
她站在店门前,指尖轻轻搭在门板上,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将门推开,
门外,黑压压跪了一片难民。
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枯槁,有的怀里抱着昏睡的孩子,有的搀扶着奄奄一息的老人。
见店门打开,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沙哑的哀求:
“大善人……求求您给口吃的……”
“孩子快不行了,就一口粥……一口就行……”
步昭意喉间一哽,还未开口,街角突然传来一声闷响,一个瘦骨嶙峋的老者栽倒在地,再也没能爬起来。
旁边的人麻木地看了一眼,甚至没有力气去扶,只是机械地向前爬着,跪着,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