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原历史。
应天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大明的国都。一直会持续到朱棣迁都为止。
现在是洪武四年,老朱正值壮年,整个大明就像是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了朝气。
用赞扬的话说,那就是现在的大明,发展潜力很高。但换个说法,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百姓,仍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永乐盛世形成的前提是老朱勤勤恳恳一辈子作为前提条件。老朱和整个大明百姓休养生息整整几十年,才有了后世的永乐盛世。
而如今的大明,还处于百废待兴,制度也处于有序和无序之间,在摸索中前进。
封建王朝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意味着大量生产资料的遗失。很多原本在前朝就已经推广的东西,到了新的朝代,又要重新摸索。
更何况大明的前朝是元朝。
草原民族建立的王朝比汉人王朝的行径更为野蛮。这也导致了制度、文献几乎全部都被破坏。或许在民间这些东西还留有传承和拓本,可老朱接手的宫中,却几乎是一穷二白,制度和技术都要从头摸索....
朱橚和朱樉吃饱喝足走在朱雀大街的街头。
有小贩在叫卖,也有行人驻足。有人在围观杂耍,有人在买着布匹胭脂。
虽然秩序还很混乱,但从大家的脸上已经看到了安定。
在这个时代,和平已经是极其难能可贵了。
路上朱樉忧心忡忡的。朱橚察觉到了自己二哥的异样。
临近回宫的时候朱樉忽然拉住了朱橚。
“老五,你想用从魏国公手里借来的钱做生意,不会出事吧?父皇可说了,不能与民争利的。”
没错,从老徐手里打了欠条‘借来’的三十两银子朱橚准备用来做点买卖。
至于自己手里的钱。早就在青楼消费了...
路上的时候朱橚把想法和朱樉提了一嘴,想拉自己这二哥入伙。毕竟不光自己缺钱,二哥也同样缺。
朱橚没有想到朱樉会忽然这么认真地提出这个问题。
看着一脸认真的朱樉,朱橚也有些惊讶。
自己这二哥还知道与民争利这么文化范儿的词汇?
“没事的二哥。”
朱橚一脸淡定。
“你有法子劝住父皇?”朱樉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