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舅是介意的,这女子他见过十分的果敢泼辣,要是真嫁到了后院,那他的一儿两女包括妾室小邹氏都得不了好。
可他说话不算,真正做主的是他姐夫,赵宗实现在属于有枣没枣都能打一杆子,
堂侄女儿虽然关系远,但是他查过了,这女子家中的父兄都是随英国公上了战场,为英国公挡箭而死的,
女子泼辣也不过是为了维持家中生计,性格豪爽大气,并不阴狠毒辣,
且和英国公夫妇关系很好。
便迅速的下了圣旨,给这女子和沈国舅赐了婚!
赵宗实不懂后院的一些伎俩,英国公的堂侄女儿带着几个能干的嬷嬷女使,把沈国舅的后院把的牢牢的,
邹氏的人不许入府,他们送过来的奴仆也原数退回去,免得教坏哥儿姐儿,又拆穿了小邹氏因救大哥儿,失去孩子的真相,和邹家借着大哥儿的名头放印子钱,逼死人命。
把证据供词等一一摆出来,若是不想邹家和国舅被弹劾,小邹氏没事就不要出院子了,邹氏的天塌了。
至于皇帝想把自己的父亲也称为皇考这件事,怎么说呢?
对于赵祯这方来讲,肯定是不能忍受的,赵宗实的做法简直是忘恩负义,狼心狗肺。
但站在赵宗实的角度上来讲,赵祯对他就像对待三孙子一样,儿时接进宫里当继承人培养,有了儿子就把他打发到了禹州,
甚至如果不是兖王叛乱,他也没想立自己为太子,
要是真的让别人上位,自己这个曾经被皇帝教导过的宗室,哪有什么活路?
现在赵宗实不过是想让自己的亲生老父亲也葬入皇陵,享受一下供奉,就是图个死后哀荣,好像也挺正常的。
白檀虽然不将这些礼法放在眼里,但还是感念赵祯和他的君臣情谊,投了反对票。
朝中除了韩章外,几乎所有的先帝旧臣都不同意此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曹太后想要凭此弄权垂帘听政,白檀却没有同意,
曹太后若是刘娥也就算了,她没有刘太后的聪明才智,
在后宫前期被张贵妃一个没有家世的女子压的死死的,后期又被容贵妃这样一个泥瓦匠出身的压制住了,实在是不适合参与朝政。
而她本身也不具备刘娥的政治才能和谋略眼光,
赵祯并不是生不出儿子,而是儿子都活不下来,
白檀不相信作为后宫之主的曹皇后会一点都不清楚里边的猫腻。
赵祯若是有了亲子,那么之前那场血洗宫闱的叛乱就不会发生,朝堂上也不会被邕王兖王他们弄得乌烟瘴气。
白檀也不怕得罪人,直接拿出定光剑请太后交出玉玺,安享天年。
而本来想着帮一帮太后的齐衡顿时傻眼了,他没想到弟弟会帮着官家而不是太后,
看着齐衡那水润润的大眼中透露着清澈和愚蠢,白檀直接一脚飞踢了过去,
他可不是好脾气的齐国公,还想着让齐衡自己慢慢品悟人生,
太后无论是年纪还是礼法上都不占优势,你为了情义而帮她,将来谁会因为情谊而去官家面前捞你呢?
连如兰也大着肚子哭哭啼啼的劝齐衡别跟着太后胡闹了,很明显,太后就是仗着和婆母的情分,在蒙人!连她这个直脑筋的都看得出来。
当了台谏的齐衡,不能在家里开喷,只能够退出了太后的队伍,转投顾二叔的怀抱!
而顾二叔现在正忙着结婚,他本来就不是个喜欢受家里荫蔽的人,一心想着建功立业,为妻而得诰命。
北伐战场上,他捞了个不大不小的侯爵,虽然不能世袭罔替,但也是三代始降,有了从龙之功后,官家大手一挥,把爵位改成了世袭罔替的,
他现在和他爹一样,也是侯爵了,立马给母亲请了诰命后,将白氏的排位,移去了他自己的侯爵府,顾老侯爷心里有愧,也就随他去了。
可能是顾廷烨和明兰真的有前世今生的缘分,他们两个因幼时的同窗情谊和之前的诏书奇遇走在了一起,
没有了朱曼娘的两人,也没有了隔阂,
这辈子的明兰在爱意中肆意生长,能够弥补顾廷烨缺爱的童年,
明兰的地位的确不高,出门交友时也受到了不少小瞧,这让骄傲的明兰很受挫败。
顾廷烨的才能权势也能让明兰在一众闺秀中大大方方的想和谁交朋友就和谁交朋友,不用在意对方的地位高低!
明兰和如兰同样幸福,他们两个的男人,一个是见过了世面,另一个本身就不爱拈花惹草,两姐妹很受汴京妇女们的羡慕。
这辈子的明兰依旧是三个儿子,而如兰则是两儿两女,只不过其中一个儿子被过继给了白檀,继承了琼国公府的爵位。
至于如兰上辈子的官人文炎敬,这辈子和墨兰走到了一起,本来墨兰看重的是梁晗,在出去和梁六郎见面的时候,被卫小娘发现,一状告到了主君那里,计划未半,而中道崩殂,
被盛纮急急的嫁了出去,文炎敬虽然有攀附权贵之嫌,但他和墨兰相处的倒意外不错,
墨兰是个会哄人的,私下里虽然嫌弃他官位低,还要依靠自己的娘家,
在明面上却和文炎敬诗词唱和,小意柔情,这辈子也做到了二品的诰命娘子,膝下两儿一女皆有好姻缘。
这辈子白檀收集了很多的香料和雅致的摆件瓷器,收获了级评价800积分后回了时管局。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