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谈好了,入学的时间在上巳节之后。”
而明日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了。
“约莫有多少人?”
“八人。”
宋景宁不想叶初棠太累,设定了一些入学的条件。
三十多个适龄的女孩,能入学的只有八个。
他想等女子学院的先生多一些,再放宽入学的条件。
叶初棠也没心力教太多的学生,就算宋景宁不设置门槛,她也会想办法让一些学生主动离开。
“我和舒月教八人,应该没问题。”
说完,她问起了闹雪灾的事。
宋景宁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下。
西北的大雪断断续续地下了一个多月,冻死了不少人,也塌了很多房子。
再加上今年大旱,粮食几乎颗粒无收,哪怕皇帝免了赋税,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艰难。
没粮可食的现象,到处都是。
就算官府愿意开仓放粮,百姓也被大雪堵在家里,拿不到粮食。
而且吃救济粮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官府的存粮有限,还得留出一部分当种子。
祁宴舟最近在忙婚礼的事,没怎么关注民生,没想到雪灾已经如此严重了。
“北方的冬日很长,得到四月中下旬才会冰雪消融,这期间应该还会下雪,百姓怕是熬不住,得尽快让官府派人将道路疏通,给受灾的百姓安置居所,让无粮的百姓有粮可食。”
宋景宁停下摇拨浪鼓的动作,叹了口气。
“我也想这么做,但路上的雪太厚了,而且冻得很硬,仅靠衙门里的官差,是没办法将路疏通的。”
祁宴舟立刻说道:“我稍后就让海东青给可尔汗送信。”
“用处不大,西北地广人稀,而驻军最多能离营一半数量,一旦分散通路,就是杯水车薪。”
可能路还没疏通,大雪就再次落下,做了无用功。
至于将驻军集中起来,先将百姓数量多的地方通路,更不可行。
因为人口多的地方是郡县,不缺粮。
祁宴舟听完宋景宁的话,眉头皱了起来。
“若是能发动所有百姓,和官府驻军一起通路就好了。”
想法很好,却不现实。
因为海东青没办法一一将消息送到各地百姓的手里。
而且很多百姓是不识字的,收到信也无用。
叶初棠见两人垂头丧气的,灵机一动,问宋景宁,“兄长,天山郡有盐湖吗?”
(今天出门一趟,累得不行,明天补字数)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