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老臣身为一份子,更是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梁山河是文士,这番话一说出口,大殿上都静悄悄的。
都在努力地思索着梁山河的用意。
今天,朝堂上本来君臣和谐,出现一副热闹欢庆的景色。
难得君臣同心,难得的和谐。
梁山河却在此时冒了出来。
忽然地还做出这番姿态。
这一幕,让群臣们都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就连秦霄也无比纳闷。
“太师这么说,是想要替朕分忧吗?”
秦霄虽然很不情愿这么说。但梁山河却拐弯抹角说了一大通,秦霄怎么可能听不懂他的弦外之音?
读书人就是有心计啊,有事不明说,而是拿出一大堆漂亮话来试探。
但秦霄却很厌烦这样的试探。
至少,跟许墨交谈时,秦霄反而更加放松,也更喜欢那样的直截了当。
许墨可没有梁山河那股子迂腐的气息。
对于梁山河想重入朝堂的想法,秦霄并不放心。
他是太师,身份极其的尊贵,就像程琼是武将,在军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一般。
朝堂哪怕换了很大一批的官员,这些官员,或许不会支持梁山河,但也没人想跟他处于对立面。
至于地方的官员,就更不好说了。
就是想不通,梁山河为什么想要重新地进入朝堂议事。
而现在,梁山河在等秦霄开口。
梁山河躬身行礼,就要按照规矩,对秦霄三拜九叩地行大礼,秦霄连忙抢先一步地拦住他。
“太师,不必多礼,你的岁数比朕还大,万一出了事那就不好了。”
秦霄表面上是关心,实则是隐晦地给梁山河一个信号。
你已经都这么大的岁数,已经是将近八十岁的人了,还是不要再无风起浪,颐养天年他不好么。
而且,想掀起风浪,那就更别想了!
真要做出出格的事情,秦霄可不是心慈手软的人!
梁山河那样精明的人,立刻听出了秦霄的言外之意。
他立马地拱手谢恩:“谢陛下,那老臣就明说了。”
梁山河继续道:“大周朝如今的州府官员严重不足,皇上皇恩浩荡,爱惜天下的读书人们,实乃令我等肃然起敬。”
“老臣打小就读书识字,现在有重开科举这么激动人心的大好事情,老臣自然要尽一份心力,给天下学子以助力。”
“老臣如今的身体还算硬朗,大周正是用人之际,老臣倒还能派上用场的。”
“所以,请陛下允许老臣前往扬州,负责科考。”
此言一出口,满朝的文武都是惊得半晌无话,只有此起彼落的急促呼吸声。
没有人会料到,梁山河居然自荐去扬州主持科考。
但贵为太师的他开口,别人又能做什么?
哪怕是六部尚书,都没有辩驳的余地!
以梁山河的位高权重,这些尚书们都没有资格反驳。
龙椅上。
秦霄感到有些纳闷。
负责科考?
而且还去的是扬州?
但梁山河毕竟是天下有名的大儒,由他来负责科考,应该也会令学子们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