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却开口了。
“房舍、衣食、束脩……这些倒都不要紧……”此次此刻,她很难说清自己在想什么。
她只是顺着心里的意愿,问出来:“林府育幼堂,几日一休息?休息的日子,也能在里面住着,不回家吗?”
“若……若别处有人来找……”她不敢看琏二奶奶和林姑娘的神色,咬咬牙才继续把话说出口,“我不想见,能不见吗?”
——她这是在寻求林府的庇佑。
庇佑她有不见秦家人与任何她不愿见的人、独自在育幼堂生活的自由。
林黛玉自然听懂了。
但这事她做不了主,得问太太和父亲。
她还想请秦娘子细说与家里有怎般矛盾,便见凤姐姐气竖了眉毛,站起来就问:“他们还是难为你了!他们要把你怎么样!”
是要送她去做姑子,还是要把她胡乱嫁人?难道是看她仍有天姿国色,要送她去做妾?!
“婶子别急!”秦可卿已心中明悟。
她先安抚了王熙凤,便与林黛玉说,“我知我说的这些话大姑娘做不了主……我也不瞒着大姑娘什么:我家中的确想将我嫁人,我不愿嫁!我情愿去育幼堂,粗茶淡饭一生也好!前几日有吴贵妃的二叔来提亲,父亲叫我应,我一直没应。还有些姑娘知道不得的话,我……我还是写下来,姑娘别看,带给家中长辈,行与不行,悉听遵命,如何?”
王熙凤听着一惊,忙说:“你难道是——”
“婶子!”秦可卿笑叹道,“那件事……还是说了更好。不然,我也不敢去做人先生,‘为人师表’。”
王熙凤又拉她到一旁,低低劝了好几句。
知情劝不住,她便求林黛玉:“好妹妹,她的手书你千万只给江夫人看,别给别人看,你自己也别看,啊?”
林黛玉郑重应下:“请嫂子和秦娘子放心,我必亲自送到母亲手上,不会偷看。也可担保,我母亲必不会将秦娘子的私事说与旁人。”
王熙凤虽然放心,可看着秦可卿,不禁又叹。
秦可卿挽住她,笑说:“不如两位姑娘先考较过我,看我合适,我再写?”
“也好。”林黛玉当即便说,“秦娘子先在一刻内写出一百个字吧,我们瞧瞧笔墨。”
……
林黛玉和甄英莲没在秦宅用饭。
她们先告辞,好让王熙凤和秦可卿多几刻钟时间单独相处。
恰在午初刻。
自家马车慢悠悠行在路上。林黛玉袖中放着秦娘子的手书。她忍住不看。因想到太太,不免便想起:“太太那日说,上回是和爹爹在吏部用的饭,下次一定要尝一尝鸿胪寺的公厨。”
甄英莲笑问:“
你想去鸿胪寺?”
“姐姐,咱们去吧!”林黛玉说,“咱们也尝尝衙门的公厨?还能快些把手书给太太。只去这一次,当也不算什么……”
她越说越确定:“虽说是‘衙门重地’,可寻常连各家仆役都能通行,各部大人们的儿孙也没少进去寻自家长辈。如今太太正经坐衙,我们虽是女儿家,怎么不能进去寻太太?”
甄英莲被她说动了心,不觉紧张:“真能去吗?”
“去!怎么不去!”林黛玉当即令车改路去鸿胪寺,又与甄英莲说,“还没看太太戴新发冠呢!”
午初二刻,车停在鸿胪寺。
两人下车前,早有家下人去门上回报,门上衙役又忙向内回禀。
便有从旁听见的小官吏想:那不正是“山青君”与“澄静居士”两位到了?
前年出的是《唐侠记》,去年出的是《罗公子与朱小姐》,今年还不知江少卿会不会再译新戏,他们也不敢问,林家的女使姑娘们嘴又紧,不肯说,不知两位姑娘会不会说?
——山青君还是林少师与江少卿两位的女儿!别说他们寻常便见不到这等高门大户之家的闺秀,这可还是国朝第一位父母皆是在朝官员的女儿,本人又得过陛下亲笔御匾赞誉!
是以林黛玉两人下车,她二人忐忑,鸿胪寺的人也不免紧张。
一位林姑娘下车了!
果然身姿不凡……只是怎么还戴了帷帽?
江少卿不但不戴帷帽,今日还戴了冠呢!
赵录事不禁和魏阳感叹:“才看了两天江少卿,我就把这些夫人姑娘出门都要戴帷帽的事给忘了。”
魏阳只顾点头。
甄英莲扶下黛玉妹妹。
她小声问:“咱们……摘帷帽吗?太太都不戴。”
林黛玉站稳在地:“……摘!”
两人手挽手,行入鸿胪寺大门。
躲在旁侧的官吏衙役早便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