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羌人在农奴杀死奴隶主后,又开始忽悠崛起的农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没多久,吐蕃就正式出现农奴起义,整个国家开始迅速乱起来。
内战最能摧毁一个国家的底蕴,尤其是在有一群二五仔的情况下。
没两年,吐蕃的国力就坍塌下去,高原的地理位置都救不了他们。
这中间,李隆基抓了大量的奴隶用来种地,并且组建了一支羌人军队去高原上大杀特杀。
李隆基搞死吐蕃后,就立刻回长安领赏,并且忍不住@了一下太平公主。
姑姑,我已经立下一个灭国功,你立下了什么功劳?
太平公主对此则只是冷哼一声。
她手下并没有太多开拓性人才,以至于一直在南方种地,开垦更多的土地,缓解生产的压力
李隆基在吐蕃灭亡后,就开始带人尝试去往高原之上。
在修路失败后,李隆基也只能认命,开始尝试用政策去收编上面,并且征召身体不错的壮年上去。
对于高原,年轻的李隆基是在太过喜欢。
地理位置太牛逼,占据了就相当于同时拥有了威胁长安,四川,南亚,帝国坟场,中亚等多地的实力。
如果军队完全适合高原,完全可以把这一时期的高原开辟成一个中转站,然后从大唐长安附近上去,走高原直接进中亚,或者南亚。
虽然危险了一些,但确实大大的提高了运兵速度。
想想看,这时候能养一整个吐蕃帝国的高原,完全可以让一支军队在上面快速通过。
不用带粮食补给的军队,速度绝对是普通军队的三倍。
除此之外,还有高原之上近乎是平原状态,只是海拔高了一些而已。
这样一来,在上面还能使用骑兵运兵。
所以,李隆基是真觉得自己占据高原的选择是对的。
李隆基的高光表现让他在大唐又聚拢到一批追随者。
一群南方官员看着自己两三年升不了一点的官职爵位,再看看北方那帮军事贵族,和跟着李隆基的官员,慢的都一年升三级,快的已经封侯了。
南方官员们是真心觉得跟太平公主没有前途啊。
最起码,这前途不够明亮。
所以,一群南方官员在李隆基尝试侵蚀南方时,纷纷选择接受。
只不过,他们给李隆基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他们也想要立功的机会。
李隆基对此则表示没问题,但这立功的机会有风险啊。
别看我手下的军事贵族还有官员提升的快,可这都是他们拿命拼出来的。
所以,你们有胆子吗?
李隆基表示,我相信你们南方人的实力,但是我不相信你们的胆子。
毕竟,你们在南北朝,三国等时代的表现实在太差,基本上是被北方按着锤。
也就孙策孙权的时候有过几次野心,可紧接着也被北方将军给打散了。
李隆基的话多少带点羞辱,但是南方官员在看到北方官员已经逐步被安排到南方后,还是咬牙接受了李隆基的要求。
不就是有危险的立功嘛,我们也是可以的。
一些家族更是拍着胸脯道,我们家祖上跟着霸王,孙策创业过,我们也是有点血性在身上的。
李隆基对此则是拿出纸笔,让他们开始签字画押。
在他们签字画押后,李隆基果断把武周朝的航海生活开启。
他直接骗那群南方人出海。
发现一座荒岛,就给南方的家族分一座岛屿,让他们上去种地,然后把收获卖给中原。
短时间内,靠着东南亚的岛屿,李隆基成功把南方世家踢出中原大地,解决了当地世家盘踞,根深蒂固的择偶。
李隆基还趁机开了好几个椰子厂,靠着收东南亚的便宜水果,在大唐大赚特赚了一笔。
这让老老实实种地,老老实实发展的太平公主直接傻眼。
我们两个人的差距这么大吗?
上官婉儿都懵逼了。
咋李隆基一来,赚钱和解决当地世家盘踞的问题两不误,而我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种地。
李隆基给二人的回复是,因为你们眼界太小,看不到我的伟大之处。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思索一下后,直接喷道:“别放屁了,只是我们没有你那么浪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