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养蜂推广!兰文绣生了!(二合一)

客气的,甚至就会立即端出东西来,要往方鸿安的口袋里塞。

山里人,虽然是有一些小家子的思想,也容易议论人是非。

但在这种大是大非、看得见的恩惠面前,那改观起来,也是相当的快。

更遑论,先前那些揶揄、讥讽的,本来也就是少数。

……

……

在这种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里。

时间,也很快就来到了更为炎热的八月。

在完成花生、向日葵和棉花的授粉之后,外借的一百个蜂箱,收回了五十个。

只留下五十个。

一部分是仍然为花期较长的花生、向日葵继续授粉。

另一些,则零星的分布在各村,助力豆角、黄瓜、茄子这些作物授粉。

一百个蜂箱,在采蜜高峰期结束后,

进行了一次取蜜。

正如方鸿安估测的那样,这一次取蜜,直接摇取出了两千多斤的蜂蜜。

虽然取蜜要比统一在养蜂场的时候,麻烦上一些,但有农户帮忙搬运,也没有多费多少人工。

这一批蜜摇取出来,再加上养蜂场剩余的近两百箱蜂蜜。

到八月中旬,养蜂场就一共摇取出了近四千斤蜜。

这个取蜜量,让方鸿安也瞬间有了底气。

罐装蜂蜜三千斤,剩余的一千斤,留给了第三食品厂。

在经过报纸的接连报道之后,林源蜂蜜的名声也迅速传播开来。

不断的有人打到电话到千马坪镇政府。

行动最快的,是周边几个县城,诸如宁县、桂县……的供销社。

然后……还有一些诸如廖叁之类的鬼耗子,更是直接找到了石湾村……

整个八月份,方鸿安几乎每隔两天就要接待一拨人。

在这种需求集聚膨胀,而供给力一时还完全满足不了的情况下,卖方市场的效应,相当的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方鸿安却也不敢把步子卖得太呆,除了庞四顺和周边两个县城的供销社,其余求上门采购进货的,基本都是以时机还不成熟婉拒了。

而在每个月销量提升之后。

三号养蜂场的建设,顺理成章的开始了。

这次的养蜂场,没有再像先前的两个养蜂场一样,建设在石湾村,而是直接在杉木岭村狗背岭附近选了一个小山头,开始了建设。

这养蜂场一开始建设,立即就有很多人又心动的往石湾村方鸿安家里那土屋里跑动了起来。

毕竟……

这头两个养蜂场,方鸿安这边是摆明了能用的人都用上了。

这个新养蜂场,肯定是需要用新人了。

这眼见门槛都要被踏破,方鸿安也只能是对外放出话去,表示愿意选拔在整个杉木岭行政村范围内,选出三十人,进行免费的养蜂培训。

接受完培训之后,会选拔其中十人,留在养蜂场,帮助养蜂场养蜂。

至于其他的人,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向养蜂场购置蜂群,与养蜂场签订蜂蜜专项收购的合作协议之后,自行养蜂。

购置蜂群,不用先行交钱,可以等养蜂场收购蜂蜜时,从蜂蜜结算款里扣。

同时,养蜂场这边,还可以为各家各户的蜜蜂养殖,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

这消息一出,整个杉木岭村都沸腾了。

这虽然,早就听信说,方鸿安会把蜂蜜养殖,推广开来,条件也相当的优厚。

但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会如此的慷慨。

并且,不容质疑的事。

这个计划,不仅是得到了杉木岭行政村村委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