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苏叶提供丹药的缘故,这个孩子生得非常壮实,白白嫩嫩,手脚像藕节一般,脸也肉嘟嘟的,特别爱笑。
总是露出无齿的笑容,天真无邪,让夫妻二人怎么看都不过瘾。
这是他们成婚快十年才得到的宝贝孩子,自然疼爱无比,正好守孝期间,没有公务,没有交际,也没有其他娱乐活动,逗孩子岂不正好。
青鸢刚刚已经来报备过了,他们也就收拾好等候了。
苏叶见到两人都是一副心情舒畅模样,和初见时的愁容完全不同,此时的贾敏更是容光泛发,忧郁早已消失不见,整个人精神奕奕。
她笑意盈盈上前,伸手抱过苏叶,把她放到里间的凉席上,并端来冰碗,放在面前的小桌子上。
“刚刚就说过来了,怎么这么久?可是去外面晒太阳了,别中暑了。”她的话一句接一句,都是温柔地问询,同时打量苏叶脸色,看是否晒红或出汗了。
虽然早就知道苏叶不是一般的小孩,可每次见到这个粉雕玉琢般的孩子,她总也忍不住,止不住的喜爱和关心。
苏叶摇头,“无事,让她们先下去吧,我有事要说。”
夫妻二人也知道,苏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即便院子就在隔壁,但平时她忙着修炼,并不时常和他们见面。
两人也不好打扰,只让丫鬟细心照顾,并时时询问,不叫她被怠慢了。
贾敏打发人都下去,苏叶这才说话,“我怀疑要发生地震,就是地动,刚刚见池水在冒泡,井水也渐渐变得浑浊,马匹躁动不安。史书上有记载,每当地震发生前,总有事先预警,姑苏虽不在......地震带上,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林如海陡然站起来,“我去看看。”
他饱读诗书,对于这些记载当然清楚,也知道地动不像史书上记的那样,是所谓的天罚,虽对成因不甚了解,但知道一旦发生地动,将会产生多大的危险。
贾敏吓得脸色惨白,却并没有阻止丈夫离开,而是在房中转了几圈,思考对策。
“先安排人在空地上搭帐篷,最近几天就不要回屋子居住了,东院那边靠近山体得小心山崩,靠近西苑那边比较合适,其次准备好足够的水和食物,地震后可能会下雨......”
苏叶条理清晰,把需要准备的东西都说了,贾敏深呼吸几次,镇定下来,立刻吩咐人进来,先把苏叶和儿子抱出去,自己一边往外走,一边安排人去做准备。
等他们到达指定位置,林如海已经查看完回来了,他手里还拿着几本古书,对贾敏道,“阿叶说的很可能是真的,我得去通知江知府,安排姑苏城的人暂时避险,你带着下人等候此处,注意安全。”
贾敏点点头,让他多带几个人,看着林如海打马离开。
在她的安排下,人员很快集中到这一块,包括那一百多个孩子。
人群一多,就格外吵闹,贾敏有条不紊的安排仆从,谁负责去取食物,谁负责搭帐篷,另外还找了一些人,去通知周围的佃户,以及离得比较近的村子。
暂时先告知他们知道,等到官府通知,也不至于来不及收拾。
林如海带着几个人,快马加鞭赶到城内,好在他虽然是书生,君子六艺也是学过的,骑马技巧也算娴熟,加上跟着炼体,身体素质上来了,快马加鞭不成问题,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知府衙门。
然而不巧的是,江知府出去办事了,并不在。
“可知道在哪了?”林如海着急询问。
“这,小人实在不知啊,”主簿也很为难,虽然私下有猜测,但知府说了要保密,他即便知道也不敢告诉外人啊。
林如海眼明心亮,当即知道这其中有猫腻,闭了闭眼,让自己冷静下来,条理清晰的阐述来因,“事情紧急,还请马大人立刻通知江知府,并安排人通知全城百姓。”
马主簿听完,脸都白了,“这这这,怎么可能?”
在他的记忆里,从未听说姑苏发生过地动啊!
林如海要不是亲自确认过,并且说出这句话的是苏叶,也是不敢相信的,但此时,他必须郑重其事的和马主簿强调,“马大人,在下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好吧,”虽觉得不可思议,但马主播也怕真的地龙翻身,到时候要是林如海都通知自己了,他却什么都没做,造成巨大的伤亡,就是他的罪过了。
当即吩咐自己的属下去找江知府,然后自己亲自坐镇,指挥人敲锣打鼓通知全城百姓。
“须得派人通知周围乡镇和其他地区,”林如海补充道。
马主簿点头应下,只是知府衙门人员有限,要通知的地方太多,谁也不知道地震的范围波及多广,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来,那走山路去通知那些隐藏在山里村子的衙役,就随时面临危险。
很多衙役都不愿意干,生怕一个地动过来,真把他们压在山里了。
马主簿急得团团转,却不好强制要求他们去。
强制也没用,他们可以阳奉阴违,直接躲在外面不办事,谁也不知道,还不如把人留下来,毕竟人手本就不够。
林如海想-->>了想,离开衙门,走到西边贫民聚集的地方,让里面的保正通知下去,有愿意冒着危险跑腿的,赏银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即有人纷纷出列,表示自己愿意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