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嬷嬷听太后的话,脸上的笑深了。
“太后这般说,奴婢倒是想到了晋王殿下。”
“晋儿?”
太后看向辛嬷嬷。
“是的,太后。”
“晋儿怎的了?”
“奴婢听闻晋王殿下到黎洲后,便与覃王殿下一同对敌,兄弟二人齐心协力。”
“尤其,晋王殿下极为勇猛,打的辽源是半点气焰都未有。”
“哦?”
太后眼中难得的有了惊讶之色。
“奴婢听闻那场胜仗,可是晋王殿下带兵的。”
“当真?”
“当真。”
“听闻当时,晋王殿下带兵打头阵,二话不说便朝辽源人打去,打的辽源人是措手不及。”
太后顿时哈哈笑了起来,“这皮猴子,竟这般不管不顾。”
“可不是?”
“晋王殿下那气势,硬是让十几万兵马的气势,杀出了几十万兵马的气势,极为厉害呢。”
“哈哈……”
“不错,不错。”
“哀家还真是未想到。”
太后这两日心情欠佳,因为王爷的生辰。
太后总觉得愧对王爷,无论辛嬷嬷如何开解,到了昨日,太后始终心里梗着。
今日都未怎么吃东西。
恰好辛嬷嬷让人去外面打听,听听外面的战事,说给太后听,让太后高兴高兴。
现下,太后总算是高兴了。
“太后,这般下去,战事应是不会有多久。”
谁能想到帝临的皇子会这般厉害?
所以,此次战乱,未有十年前严重。
太后脸上的笑褪下。
她起身,朝外走。
辛嬷嬷赶忙扶住太后。
太后来到殿门,看外面的草木。
立夏,日头烈了,草木都跟着缴械投降,恹恹的。
“不可小觑。”
辛嬷嬷一顿,点头,“确然。”
“即便是再有胜算的仗,也不可小觑。”
太后,“十年前,十九一人,极艰难,皇上亦难。”
“如今,帝临多了两个好儿郎,是好事。”
“却也不可松懈。”
“太后说的是。”
太后看着前方,一双老眼眯起来,“从今日起,哀家即去佛堂礼佛,至帝临真正打胜仗的那一刻。”
真正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