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的洛阳中军呢?他们领兵之人是谁?”李大将军再问。
王弥之前从洛阳附近北上,对这支中军兵还算熟悉。
“以名士刘琨为统帅,孙秀之子孙会领六校之兵,尚有右将军孟关之子孟祥领积弩、积射二营。六校、二营原本便是皇帝出入时的扈从,有时也担任宫城的宿卫。司马伦派这些宿卫兵卒北上,纯粹是打着消耗义军、邺城军兵力的心思。放他们回去,倒能让司马伦分兵提防这些兵卒。”
他出身军旅世家,祖上还是正儿八经的青州骑,祖父更是追随邓艾灭季汉,又有长期在洛阳当任侠的见识,确实是义军急缺的人才。
“收拢邺城溃兵,着急逃命的邺城兵也不要追赶,王弥带人去守住营寨里的军粮仓。”
李昊有了决断,趁着离晚上还有段时间,收拢到邺城溃兵后攻打幽州军确实是最能破局的做法。
目前来看,也就常山王司马乂、老将刘宝这几人是真心实意来平叛的,其余各路晋军各怀心思。
已入深秋,恢复之前的地盘,并在明年开春前再占据数个产粮大郡才是义军首选。
王弥领命而去,随后赶到的李祥、李辑等人也带兵加入抓捕溃兵的队伍,但相当多的邺城兵家属都在南边,义军聚拢到的溃兵、民夫要么是单身汉,要么是氐人、羌胡这种没有田地的无根之人。
营寨里全是可用物资,为了避免上次那样被敌将派人烧营,义军将士还四处巡逻,积极带人扑灭火苗、追捕意欲放火的敌兵。
在傍晚时分,幽州军快速撤离并一把火烧了营地的消息传到了李大将军耳中。
“那就派人生火做饭。”他下令道。
肃清井陉关附近的晋军比较紧急,幽州军应该是去东北方向三十里外的井陉城外与中山国兵、余下的常山国兵汇合了,过两天再收拾他们。
刘宝多年经营幽州,能在段氏、慕容、拓跋等几部鲜卑手上守得住幽州的大部分地盘,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李大将军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活着返回幽州蓟县。
……
邺城北门。
数百名全副武装的持戟甲士守在北门附近,迎接抢到天子的大功臣和演和他管辖的屯骑兵。
“陛下、陛下,臣弟迎驾来迟!”
司马颖眉眼间挤出一副悲伤的神色,但嘴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这让他看起来哭笑不得。
为了快速南下,和演命人将司马衷架在战马上。
至于那架车,和太守派人装了一具尸体,遣兵几十骑从另外一条路走了,为的就是分开许昌兵等身后追兵。
身中三箭、最亲近的近侍之臣又死在面前,还被马上折磨了四天,痴傻天子的神色也萎靡下来。
当然,司马衷还没到油尽灯枯的地步,他养尊处优四十一年,平日任何心都不用操,身上养出来的膘正好发挥了作用。
“成都王可为依仗。”
被人扶下马后,他如此表示。
先前在洛阳时,司马衷对十六弟没啥印象,毕竟他活到成年的弟弟足足有十六个,被赵王派人将他架到井陉关走了这一遭后,他这才觉得成都王的面容都是如此和蔼可亲。
“臣弟必定是陛下的依仗。司马伦忤逆尊上,目无社稷法纪,等邺城军准备数日,臣弟便带兵逢迎陛下回京,还于洛都。”
司马颖几个字儿几个字儿蹦出来这段话。
他大字不识几个,这段场面话还是王府掾属给他提前编的。
痴傻天子托着成都王的手上了一架舒服的辇车,躺在车上后被邺城官吏护送着入城。
司马颖上马后跟在辇车之后,他的王府掾属、幕僚们纷纷凑到成都王身边恭贺主上。
“大王可直接号召天下封王入京擒杀司马伦。”
“皇太子早殁,奉天子还都洛阳后,天子必定封明公为皇太弟,如此大事可成。”
“我邺城兵强马壮,何需其他封王带兵入京,到时反生祸端,大王带邺城兵入京便足够了。”
幕僚们拍马屁的同时也没忘了各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