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不想了,工作。”
接着,继续写策划案。
这次正在写的,是一款独占游戏的策划案。
w的独占游戏不能一次性出太多,要细水长流,尽量避免成为三坟机。
林默还是很看好第三方游戏潜力的。
业界有了淘气猫,如同鲶鱼效应一样,明显业界卷起来了。
近些年立项开始制作的,也都开始朝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哪怕是天堂之路这游戏,也不是因为摆烂或者虚假宣传等等原因导致销量不佳,而是因为设计思路有点老,略微有些粗糙,没有顾及到玩家在反复的刷刷刷之后对于游戏的感受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总的来说,无论是画面,打击感还是剧情,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这次嗖尼的这款《七日之后》明显野心勃勃,目的就是维护目前r的王者地位。
w的咄咄逼人,让嗖尼有些危机感了。
甚至林默有些怀疑,嗖尼这次是想玩淘气猫惯用的招数。
等w的下一款独占确定了发售日期,直接撞上去。
不过,如果嗖尼真的是这么想的话,那林默还有一些惊喜在等着他。
看嗖尼新作《七日之后》的宣传方向,末日,丧尸,剧情,人性.
如果你嗖尼这么玩,我可要掏出《》了。
至于翻译,普遍被接受的名字有两个。
一个是最广为人知的《美国末日》。
但这个翻译的名字其实多少有些不恰当,因为游戏原作的是而不是。
指代的是“我们”,而不是“美国”。
而这个世界并没有美国这个国家,所以中文名字林默还是打算定名为《最后的生还者》,这个有些文绉绉的名字。
这游戏有多受欢迎呢?
在林默的前世,横跨了3到5三台主机,十年高龄的单机游戏,依旧有人买。
无论是玩法,剧情,美术,都堪称一绝。
如果谈起电子艺术,《最后的生还者第一章》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一定是其中之二。
当然,仅仅是第一章。
第二章,就是屎,是垃圾。
天王老子来了,也是垃圾。
纯粹就是精神变态的赛博自w。
其中不仅夹带私货,有许多莫名其妙类似传教的片段。
还有海量的b政治正确内容,艾莉一个没有丝毫铺垫的角色,忽然在第二章里就变成了同性恋。
艾莉的女朋友,还是一个拉丁裔,刚和亚裔的男友分手,还怀了孩子。
除了恶心玩家之外,屁用没有。
而且还极其不尊重前作的角色。
第一章的整体架构有些像公路片,讲的就是乔尔和艾莉的旅途和冒险。
其中哪怕是短暂出现的配角也都很有记忆点,令人印象深刻。
更不用说两位主角了。
可以称得上游戏史上最经典的角色设计之一。
但这两个人物到了续作,最后生还者第二章中,陌生的玩家都认不出来了。
乔尔,一个在末世里摸爬滚打一辈子的狠人,杀人如麻,心机深沉,战斗力爆表。
按理说这样的人在面对陌生人嘴里是没有一句真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