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章:聚会后的思考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省力的。因为青瓷集团,他们拥有着可以说是国内最顶尖的音乐制造团队。包括作词,作曲。后期以及行业内最顶尖的设备。

只要不是猪,只要肯下本钱,做一个录音室天王,一点难度都没有。

相比较之下。想要在电视剧方面把陶然捧成一线。

难度就要大上很多。

毕竟相比较于音乐而言。一个电视剧,他能不能火?很多时候并不是取决于剧本。它更多的是取决于演员在剧场的发挥。

而且并不是一个演员的。发挥。而是所有的演员在剧场的发挥,然后碰撞出的火花。

而且哪怕是剧本好,演员好,他们双方碰撞出了火花。但是接下来呢,市场是不是认账?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调解和沟通。

因为想凑齐一大批的好演员,在一个剧组也并不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

好演员挑剧组挑剧本。

他们不缺戏排!

而且也正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缺戏拍,所以说他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羽毛。对他们也自己的演技,自己的名声可以说是自己吃饭的家伙事。

所以在讨论没有在一部戏那证明自己实力,证明自己的演技的话。那么在电视剧方面。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搭配金牌绿叶,他们很有可能并不。会为了金钱,然后来给陶然做一个配角。

可是等到陶然能够证明自己了之后。到了那个时候。配角的作用可能就不会那么大了。

电影也是一样。

虽然说每年电影都会有些人在大荧幕上脱颖而出。通过某一个角色。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表情,某一个眼神的回眸。然后给大荧幕前面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注意我说但是。

电影圈是一个论资排辈,十分严重的地方。这个地方资历的严重性远远要高于电视圈和歌曲圈的资历的严重性。

因为相对于电视剧,电影的投入比较高。而且收益比高低十分的明显。

很多时候大起大落之间。往往就是十倍数十倍的利润差距。所以说在这个行业,如果说你没有证明自己的话。那么你很难会取得到很好的机会。

为什么说拍电影的时候大多喜欢用大牌的导演?用大牌的演员明星。主要就是因为大牌的导演,大牌的演员明星。

他们在过去的十年,20年当中。用一部部大荧幕上面的电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证明了他们在某一个领域上面。有着一定的统治力。

比如说有一个大牌的电影导演。他十分的擅长于拍商业大片。

甚至于他用商业大片。给他自己筑起了一个神格。

然后某一天的时候,他突然之间。要转型。因为媒体经常说他只会拍商业大片,他的电影里面一点深度一点思想内涵一点人文关怀都没有。

所以他为了自己的转型。然后开始招兵买马,大张旗鼓的开启了。文艺片的进军生涯。

在这个时候,你们认为投资商会给他进行投资吗?可能你们认为投资商并不会给他投资。

因为这个导演,他的擅长领域是在商业大片的领域。如果说他进去了文艺片的话,改行当成了文艺片的导演。

那么这部电影其实十有八九,已经可以预订了,亏损的名额。区别只是在于这部电影亏的是多一点,还是这部电影亏的少一点。

但是就算是这部电影亏了。而且是大亏特亏。但是还是有着很大一部分投资上他们挥舞着钞票。

生怕这个商业片的大导演不选择它的投资。

是这投资商,他们全部都是傻子吗?他们用自己的金钱。真金白银的给那个导演进行文艺片的练手。

并不是这些投资商,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导演他已经在商业片里里于证明了自己。所以就算是她转型成了文艺片的导演。就算是这部文艺片,已经亏到了姥姥家。但是他们知道。只要在这一次和这个相应片的导演搭上了关系,那么在他接下来的拍片计划当中。自己肯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转型成功的话,那么一切都好。投资上拿钱。导演拿钱和拿好名声。以及更宽广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就算是这个导演,她的文艺片之旅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但是等到他回到他自己擅长的领域。等到他回到了商业片的领域的时候。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投资商们就会庆幸在之前他们对于文艺片的投资。

因为只有你已经成功过了。你才能够证明你还会成功。如果说你一次都没有成功过,在一个领域并没有站到顶尖。那么你凭什么相信投资商会挥舞着他们的钞票?他们的真金白银来为你的未来来为你的行为进行买单呢?

这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亲爹,都不会让事情这么发展。

是的,有人会说。陶然的家境不是那么的好吗?

那样子的话,让他们自己加公司出钱投资。然后让他来进行主演的话。这样一切的问题不全部都迎刃而解了吗?

但是兄弟,世界上的事情,并不是你说行,就行的!

伯乐难寻,不是缺少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