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织造现在就造这个,提供给愿意合作的人。”
这种制造思路,自然是朱由检提出来的。
他虽然不知道织布机、纺纱机如何改进,却知道如何标准化生产。
在搜集大明各地的织机之后,文思院很快完成了仿制,并且统一标准。
苏州织造说是还有纺织任务,其实却大多外包,主要精力转向制造纺织机械。
明白官营工厂缺点的朱由检,也嘱咐苏州织造多和个体户、企业主合作,获得分红收益。
顾炎武就是听说了这个政策,被它吸引来的。如今看到苏州织造的织机如此先进,自然更有信心。
不过他对此到底不太了解,合上册子询问张彝宪道:
“张公公,我对这些不太懂,还是请公公推荐一下吧!”
“你说我应该选哪些型号,每样都选几个?”
张彝宪琢磨着这个问题,问道:
“选什么样的织机,要看你打算出多少银子,办多大的工坊。”
“还有就是招多少工人,她们的技术水平又怎样?”
“这些咱家都不清楚,没法给顾校尉推荐。”
“不如顾校尉先把工人招过来,让她们自己选织机。”
这对顾炎武来说,称得上是优待。
寻常人哪能任意选,还能带着工人。
顾炎武感受到了张彝宪的好意,说道:
“那就按张公公所说,让工人们自己来选。”
“不过我办工坊总得有几台织机,否则怎么招到工人?”
“先把这款家庭织机套装来两套,给我送到工坊去。”
指着册子上重点推荐的款式,顾炎武打算先把它定下来。
张彝宪看着说道:
“哎吆,顾校尉眼光可真好,这可是租售最多的款式。”
“很多织工都选这个,在家里就能纺纱织布。”
“不过对于开办工坊来说,它还是小了些。”
“顾校尉如果觉得不合用,可以再换一种。”
顾炎武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就选这个,我把它们买下来。”
“就算工坊用不到,也可以放在家里去。”
“将来母亲想要纺纱织布,也会更方便些。”
张彝宪这才颔首,明白了顾炎武的打算。
当即就安排人挑两套最好的,帮顾炎武给运过去。
顾炎武命他们将一套送到自己家里,另一套则先运到工程营旁边的营帐里,用来招揽工人。
工程营的士兵见到顾炎武运来一套织机,都是颇为好奇。有人打趣地道:
“顾校尉,您这是衣服不够穿,打算自己纺织吗?”
“我看您该娶个媳妇了,让你媳妇去织。”
顾炎武笑骂一声,向这些看热闹的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