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11章 藩国债券

“这第二支债券呢,是国债。”

“东宁伯满桂开藩,拿出一个爵士领做抵押,发行十五万元藩国债券。”

“期限同样是五年,总利息百分之十五。”

“如果到时还不上,皇上会让他拿出开辟好的土地方二十里,分给购买债券的人。”

“或者有人愿意拿十五万元捐纳,皇上会册封为爵士。”

“这是为了支持东宁伯开藩,给出的特殊优待。”

这番话语一出,证券交易所的人都是轰动起来。

捐纳爵位以前还是私下里进行,并且需要自己去开藩。

这次可是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而且还赐给开辟好的土地。

所以十五万元虽然比十五万石的价格高很多,却没有人觉得不值。

尤其是这个爵士领属于满桂的东宁伯国,很多想去草原贸易、和满桂打好关系的商人,顿时心动起来。

当下就有人说出:

“东宁伯国的债券我包了,还可以不要利息。”

“只求王公公帮忙引荐,和东宁伯商谈一二。”

王承恩笑而不语,没有答应这个。

皇帝让满桂以一个爵士领做抵押,不代表真会把它卖出去。

捐纳爵位毕竟是皇帝的权力,不可能给藩国下放出去。

藩国也不一定乐意封地被分割,凭白被不熟悉的人分走一大块。

这种债券只是为了让贵族有足够的资金开藩,给出的特殊政策而已。

放在证券交易所发行,无论是谁购买,这种不记名的债券,都不会让贵族觉得欠人情。购买债券再多,也只是投资行为。

专门被某几个人购买,很可能让贵族觉得欠下人情,甚至产生屈辱感。

王承恩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而且他也不觉得,东宁伯国的债券需要有人包圆。

果然,相比京津铁路债券,东宁伯国债券的发售情况,要比京津铁路债券强得多。

人们明显对满桂更信任,认为他能够成功开辟藩国,把这些债券兑现。

那些想和满桂搭上关系的商人,更是纷纷解囊。

就算这种债券不记名,他们拿着这种债券登门拜访,东宁伯难道还会拒之门外?

几乎眨眼之间,东宁伯国的债券就被几个大商人包揽了将近十万元。让旁边的陈奇瑜看到了,郁闷得嘴上能把油瓶挂起来:

都是一样的利息,他的铁路还是在京城和天津之间修建,远比去塞外开藩的满桂强,为何人们就不来买?

怀着这个郁闷,陈奇瑜在和涂文辅、王承恩、喻安性等人一起向皇帝汇报时,还有些闷闷不悦。

朱由检在得知这个情况后,同样有些纳闷。不知道区区三十万元债券,为何没多少人购买。

在思考着了之后,他向陈奇瑜说出了一番话,让陈奇瑜顿时眉开眼笑,知道了如何推销债券。

第二日,《金融报》等报纸便在报道证券交易所开业盛况的同时,提到了京津铁路债券的事情。认为这种债券遇冷,实在很不应该。

一名评论员在报纸上大声呼吁,所有的海商都应支持京津铁路债券,把京城和天津的陆上交通打通,彻底摆脱漕运:

“京城距离大海,最近只有三百里。”

“京津铁路修建,就是打通这三百里的关键。”

“所有从事航运的海商,都要行动起来。”

发动海商购买京津铁路债券,支持这条铁路修建。

否则依靠漕运,以后还可能出问题。

为了在以后获得更多的漕粮份额,海商们应该行动起来。

这让来京城购买航运集团股份的海商,受到很大触动。很多人纷纷开始解囊,购买京津铁路债券。(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