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揭发他的身世,我等就没功绩?”
“你一个远支宗人,还敢妄想楚王之位?”
楚藩近支郡王纷纷站在他那一边,斥责想要争位的楚藩宗人。
原本一片安详的宗室聚会,被他们搅得混乱无比。
朱由检听得头疼,下令道:
“别吵了!”
“凡是能确认为楚昭王子嗣的,都有资格争夺楚王之位。”
“把楚王府的财富清理变卖,全部购买武器。”
“将来按照中尉一份、将军两份、郡王三份,分给愿意去开辟封地的人。”
“谁打下的封地最多,谁继承楚王之位。”
等于是说楚藩所有在册宗室,都有资格争夺王位。
楚藩宗人对此当然是很欢喜,但是十二个郡王就不是那么满意了。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不但要面临其他支系的竞争,就连自己支系中不安分的,都要小心防备。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帝都做了决定。他们再是不满,也只能听从旨意。
朱由检对楚藩的郡王,是不怎么看得上的。尤其是武冈王朱华增,看着朱华奎兄弟长大,却眼睁睁地看着朱华奎带着争议继承楚王之位。直到朱华趆揭发之后,他才跳出来作证,是一个非常没有胆气的人。
对这样的人朱由检根本看不上,其他郡王比起他更为不堪。这些人享受富贵惯了,根本就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反而是楚藩宗人,有可能冒出来人才,在婆罗洲上立足,制衡郑芝龙等人。
决定了对楚王争夺的政策后,朱由检正想再动一下其他没有亲王的宗室,周王朱恭枵突然跳了出来,说道:
“陛下,如此争夺王位,将来失败者如何安排?”
“若是仍旧留在楚藩作为领主,臣恐他们会被新楚王打压。”
“若是开藩时产生争端,甚至会结下仇恨。”
认为这样不利于宗室稳定,将来很可能产生各种争端。
朱由检心里巴不得这样,以免藩国太强大脱离掌控。
但是明面上肯定不能这么说,他有些含糊地说道:
“争爵的规矩朕会让人拟定,并派官员监督。”
“如果宗室出现损失,一律追查到底。”
“王兄以为如何,可有更好的办法?”
朱恭枵是真心为宗室稳定考虑,说道:
“陛下允许争爵失败的郡王独立建立藩国,臣以为也应允许其他宗人。”
“这样争爵失败的宗人就不归新楚王管辖,也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
“就是臣不知陛下先前提到的以功臣贵族身份,不知是何含义?”
其他宗室对此也有疑惑,朱由检对此解释道:
“以功臣贵族的身份独立,意思是朝廷褒扬他们开辟封地的功勋,给他们授予爵位。”
“封爵之后,就像其他因功封爵的贵族一样,不再属于宗室,也不记录玉牒。”
“以太祖后裔的身份,另建宗庙族谱。”
这是朱由检为了削减宗室的数量,所做出的措施。
同时还有让他们以独立贵族的身份加入贵族议会,加强对贵族议会掌控的意思——
毕竟随着外姓贵族的增加,只有三十个的藩王,在贵族议会中人数太少了。
但是三百多个郡王,又不能让他们全都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