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他护国寺住持的身份,以及多次解救先皇的功劳,要对付羽翼未丰的傅玉棠简直易如反掌。
但是,他没这么做。
甚至这些年来还时不时离京云游,一走就是一年半载,俨然一副超脱世外的模样。
护国寺众人与傅玉棠亦没有任何交集,慧心使绊子一说实为无稽之谈。
只能说,昆吾明这故事就像是在梦游时讲述的,梦到什么就说什么,前后矛盾,漏洞多到离谱,堪称胡言乱语的最佳典范。
按道理来说,昆吾明生性谨慎多疑,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如此近似白痴附身的表现。
要编造个完美无缺的故事来欺骗他,对昆吾明来说更非难事。
可昆吾明偏偏没这么做,反而依旧保持着不走心的态度,不得不让他怀疑他是故意为之。
至于这样做的目的,大概率是为了让他心生怀疑。
怀疑事情的真伪,怀疑他的动机,怀疑真相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他前后矛盾,遮遮掩掩,不肯直接吐露真相。
面对种种疑团,他自是要探查清楚的。
奈何当事人之一的慧心被抓了,无人可探监,而傅玉棠又是他的敌对方,他也没法找她验证昆吾明话里的真伪。
即便他仔细谋算,有心接近傅玉棠,在傅玉棠滴水不漏的行事风格面前,大概率也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这就造成了他心里有无数的疑团,却无处验证的境况。
为了解开疑团,最终他只能按照昆吾明所想,抛开旁观者的身份,选择入局,亲自探明真相。
而探查真相的第一步,便要先验证离魂症是否真的存在。
所以,他必须要吃下见灵药。
这正是昆吾明要的。
他故意告知他离魂症一事,故意露出种种破绽,就是笃定了事关帝王安危,江山社稷,他不可能袖手旁观,引着他一步一步按照他的计划走。
只能说,为了让自己乖乖地吃下见灵药,昆吾明当真是煞费苦心了。
只不过,他当真以为他吃下见灵药,所有一切就能按照他的计划进行吗?
霁雪轻笑一声,垂眸看了眼手里的见灵药,唇角微弯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昆吾明以为他已经彻底掌控了自己,将自己变成了棋局里的一枚棋子,殊不知在他的棋局中,昆吾明亦只是一枚棋子。
一枚用来试探傅玉棠,用来与之继续对弈,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
简单来说,他从来没将昆吾明当成对手来看,他真正感兴趣的只有傅玉棠以及大宁的江山社稷。
就算昆吾明没编故事,直接给他见灵药,告知吃了它,他便能入朝为官,他亦会毫不犹豫地吃下。
所求的,不过是增加筹码,继续与傅玉棠博弈下去的机会。
他和她的棋局,从他回京城那一天拉开序幕,至今未有胜负。
他更记得,傅玉棠在前段时间便同他道喜,恭喜他。
当时的他不明所以,而今想来莫不是他在昆吾明的帮助下,进入朝堂为官,便是她口中的喜事?
如果是的话,那她岂不是早就料到有这么一天,知晓昆吾明会帮助他进入朝堂?!
那时候,昆吾明都还没和使臣团会合呢。
她就已经洞悉了昆吾明接下来的所有动作,预判了所有事态的发展?!
常人走一步算一步,天资稍微出众者走一步看三步,真正的智者走一步定十步,而傅玉棠足下未行先察百步之遥。
如古松在扎根时已预见百年风雨,鲲鹏振翅时便已丈量九万里云霄。
这种深谙局势脉络,洞悉未来走向的远见并非简单的算计,而是对人性的深刻把握。
这是何等的心智,何等的掌控力!
霁雪心头狂跳,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油然而生,是遇到强敌的战栗,更是棋逢对手的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