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4.第44章 六公主

第44章六公主

此刻,靖江帝巍峨挺拔地端坐于龙椅之上,沉入深深的思索之中,这一幕让殿下的群臣无不屏息凝神:“哎呀,陛下这是在想什么呢?面对这样离奇独特的说法,陛下竟能够静心思考,这世间还有比这更加匪夷所思的事情吗?”

经过一段漫长的权衡斟酌,靖江帝眉头微微蹙起,然后徐徐开口:“原来如此,林爱卿见解之独特深刻,朕深感敬佩。”

众人心中皆是一阵惊讶:“哎呀妈呀,他还真能把乾坤扭转过来!”

刹那间,整个朝廷仿佛被一种奇特的宁静气氛笼罩,林小风的登场就如同一股清新之流,给原本庄重压抑的朝廷氛围增添了微妙而变幻莫测的色彩。

林小风机敏地捕捉到了靖江帝话语间的犹豫,遂趁势出击,进一步阐述道:“陛下,世事变迁,残缺并不一定代表欠缺。过分追求完整,往往可能丧失真正的完整性。”

“而在世人眼中所谓的残缺,也许只是我们尚未触及、尚未理解的另一种完美形态的表现。诗词的韵味,因人而异,各有各的领悟。”

烛火摇曳,将他那庄重威严的脸庞映衬得越发深邃,那双眸子在光影交织中熠熠生辉,交织着智者洞察世事的睿智与王者决断天下的魄力。

“此案终结,不必再议!”伴随靖江帝的庄严宣告,一场轩然大波悄然平息,留下的,是人们对林小风全新的认知与敬意。

靖江帝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眉头紧锁。

然而林小风却心绪不宁,疑窦丛生地看向李德贤:“怎么,你不问我为何迟到么?“

靖江帝坐在龙椅上,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

李秋炎被林小风的狡黠与果敢惊得愣住了神。

门外,碧空如洗,阳光灿烂,但这明亮的景象却似乎未能驱散他心中袭来的阵阵寒意。

欧智勇面露苦涩:“林大人,那是后宫禁地,您不能进去啊。“

“跟我来!“他坚定而又洪亮地命令道。

林小风看着李秋炎,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各位大人都听到了吧?李大人可是亲口承认了,他骂我无耻。这可是人证物证俱全,李大人,你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

林小风深深点头,眼神灼灼生辉,见解深远:“陛下的担忧实则症结在于粮食匮乏。一旦粮食丰足,劳力得以释放,财富自会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自然而然地流转开来。”

他认为,遭遇欺辱或许可以忍受,但亲生骨肉受到侮辱却不敢声张,实乃不可接受。李海华在父亲严厉的责打下,最后还是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被打真相。

纵使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铺天盖地,但亲耳听见自家逆子矢口否认,李秋炎仍觉如坠梦境,无法接受现实。

这话一出,李德贤的脸色也随之一变,匆忙告别离去。

欧智勇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但转瞬就被欣喜若狂取代。他紧咬牙关,重重一顿脚,挺直了腰板,胸膛起伏,勇气倍增。

“京城并非阳曲那样的小地方,在此地行事需谨言慎行。不可恣意妄为、缺失朝廷重臣应有的稳重与涵养!”

“林小风!你········你无耻!”他怒吼着,但眼中的怒火却已经暴露了他的心虚与不安。

他的脸色比之寻常更为苍白,宛如一张未曾落笔的宣纸,双眸深处流淌出无法掩饰的深深恐慌。

他大声呵斥道:“李海华!你必须如实说出那天的事情!如果林小风真的对你无礼,陛下一定会派人查清楚,为你讨回公道!”

“何出此言?怎会如此突然?!“靖江帝的声音颤抖且混乱,充溢着无助与惊惧。

“识时务者为俊杰!“林小风满意地点点头,对欧智勇的表现赞赏有加。

“今日的对话暂且到此为止吧,太子还在宫中等候你。”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为之一愣,包括李秋炎在内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倍感意外。

而且,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得如此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林小风挥手打断:“太子都已动身,我在此留守又有何用?速速带路,你怕什么?“

林小风的目光坚定,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李秋炎在羞愧中声音显得格外沉重,答道:“回禀陛下,林小风所伤害之人,正是微臣的儿子李海华,事件发生在前两日未名湖中的一艘画舫之上,当时犬子正在参与一场诗会,现场诸多士子均可为此作证!”

欧智勇听闻此问,满脸愁云惨淡:“六公主乃陛下与太子殿下疼爱至极的女儿,自幼体质虚弱,疾病缠身。“

“陛下,请容我直言。”林小风面色淡然,言语中透出稳如磐石的从容,“所谓的优等桃花酿,其实品质并非顶尖,且品种单一,但售价却过分高昂。这一现象的破解之道,其实并不复杂。只需我阳曲县引进更多种类的佳酿,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与重新定位即可。”

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任何风雨都无法撼动其分毫。

即使他们研制出了一些工作效率更高的农具,但在人力成本低廉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改进虽然有益,却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全局。

靖江帝的目光在李海华身上停留了片刻。

“多谢王兄关心,铭记于心。”林小风应答得简洁明快,旋即转身而去,洒脱的背影逐渐消融在众人的视线尽头。

那些平日里对李秋炎敬畏有加的官员们,此刻也忍不住在心中为林小风的机智与勇敢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