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花河:牡丹江、林海雪原与威虎山及雪乡

小时候过年有一灯谜“花河”打一城市名即“牡丹江”,所以在本书每次提到俺的故乡“牡丹江”我都称为“花河”。故乡最有名的啤酒品牌即为“花河”。

印象最生动的是大学看金庸的《鹿鼎记》中“第三十五回:曾随东西南北路独结冰霜雨雪缘”写到“牡丹江”:“后来,康熙派亲兵都统韦小宝去远东地区的海山崴剿灭神龙教,擒拿假太后,在战乱中,为躲避洪教主追杀,从海参崴向北接连走了十余天,一日在牡丹江巧遇三个通古斯人,喝酒席间得知鹿鼎山之所在位置”

“一名四十来岁的汉子道:“我们去牡丹江赶集,你们又去哪里?”口音甚是怪异。韦小宝道:

“啊哟,牡丹江是向那边去吗?我们走错了,跟着三位大哥去,那再好不过了。”当下和三人并排而行,有一搭没一搭的撩他们说话。

原来三人是通古斯人,以打猎挖参为生,常到牡丹江赶集,跟汉人做生意,因此会说一些汉话。到得牡丹江,却是好大一个市集。”

“韦小宝和双儿从神龙岛逃出来到了一个北方的山上,但是迷路了,又下着雪,两个人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后来来了一个猎人穿着动物的毛皮衣服,给宝和双儿喝酒,把他们救到自己家里,后来韦小宝问猎人,这是哪里?猎人说是:牡丹江.”

“还有一次我们竟不期而遇于故乡花河。那是2018年早春,清明我回去给爷爷奶奶上坟。她去接春节一直待在老家的妈妈回京。我们相约在29年前第一次见面的工人文化宫广场,苏联时期建的哥特式建筑横亘在现代高楼大厦的中央,宛若一座恐怖荒诞的古堡,恰如一个时代和政治的缩影!

我请她吃冰糖葫芦,一路高高兴兴,走走停停,指点着我们当年共同亲历的记忆点,高高兴兴,不知不觉就到了江畔,望着开江的冰排前赴后继地奔涌着,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发出阵阵隐隐的雷鸣声一一那是春与冬的激烈博弈,是记忆与未来的强烈对冲,是情与怨的浓烈交锋……

两个远离故乡多年的游子置身于故乡的山水中,却有一种恍如异乡的错觉。而且每一次回来都好象是最后的告别!也许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流浪,最后的归宿或注定是远方和未知……“(节选自本书“第十一章:早春的花朵在深秋绽放”)

河流正穿过城市的心脏

把世界一分为二

远处的桥梁

跨越时空

用自己坚硬的身体

将短命的人类

送向彼岸

2005年,知名台湾流行乐队《牡丹江》,2005年,有一首歌曲《牡丹江》开始风靡华语乐坛,是由在周杰伦的支持下成立的台湾流行乐团南拳妈妈()演唱的,并凭借该歌曲《牡丹江》获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的“十大优良单曲奖”。著名词作家方文山作为歌曲的填词人,在他的歌词书《中国风》中明确指出了《牡丹江》的地理位置就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方文山写《牡丹江》,倒不如是说写自己的家乡,“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方文山通过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而牡丹江作为他心中的“远方”和“家乡”的代名词,被巧妙地融入了歌词之中。

《牡丹江歌词》

弯成一弯的桥梁

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

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

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

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

风铃摇晃清脆响

江.边的小村庄午睡般安详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脚步轻响走向你身旁

思念的光透进窗

银白色的温暖洒在儿时的床

弯成一弯的桥梁

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

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

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

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谁在门外唱那首牡丹江

我聆听感伤你声音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