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结果就在那里,人们总是在妄图用原因推翻结果。
这一次的案子当中,韩林、韩少义,赵春雷他们三人,其实压根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甚至,他们彼此都没有见过面。
可就是因为一个记号,让赵春雷害怕这个记号会引来更多的人关注自己,怕自己会暴露,所以就像偷走这个名册,继而出现韩少义被杀的事情。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剧。
而这个悲剧的诞生,甚至毫无逻辑。
哪怕是朱棣,最后也只能道一声巧合而已。
可人命关天,怎么是一声巧合就能概括了的呢?
朱棣叹了一口气,说道:虽然说这件事情最大的原因在赵春雷身上,但是赵春雷一直待在云州,不可能亲自动手,所以杀害韩少义的凶手,目前可有线索。
为了大明的未来,朱棣展示不能诛杀赵春雷来给韩少义报仇。
所以,他只能用真正的凶手,去来为韩少义报仇,也算是给韩林一个交代。
毕竟这一次,韩林与韩少义真的是无辜的。
沐晟摇了摇头,说道:虽然知道幕后的主使肯定是赵春雷或者是莫斯科国,但对于凶手,还是么有任何线索。
因为如我们推断的那样,凶手会易容,而这样的话,我们根本无法知道他的真实面目是什么,连他长得什么样子都不能知道,也就更加无法找出他了。
哪怕之前有人与他接触过,可也无法确定那是否就是他本来的面目,所以找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锦衣卫的势力已经很强了,这个时代,再没有比锦衣卫更会破案的机构了。
可这次他们面对的,却是一个连孙猴子那样会七十二变的人,再加上,那个人太过于谨身,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
所以,即便是锦衣卫,也不免感到无力。
沐晟统领了锦衣卫这么多年,也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样的无奈了。
朱棣看向沐晟,说道:不必这样悲观,朕相信一句话那就是这个世界还是那个,绝对不会存在毫无线索的犯罪!
只要做了这件事情,就绝对会留下一些线索的,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而一旦做了,就绝对不可能没有线索和证据留下。
沐晟点点头:臣知道,臣不会放弃的,锦衣卫一定加大力度去调查,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朱棣想了想,忽然说道:朕觉得,或许你可以换个思路和方法。
换个思路和方法?沐晟猛地一怔。
朱棣说道:既然正着推难以前进,那你为什么不来一个反向推呢?
反向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