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章 明流下的暗涌

右龙武军大营位于大明宫的西北方,紧挨着右御林军和右金吾卫。元载率数十名左龙武军士卒,从大明宫的兴安门入内,一直往北经过西内苑径直抵达右龙武军大营。

去时,正值右龙武军例行训练。扬尘四起,旌旗漫天,刀枪如林,杀声震天。元载到辕门前下马,避开校场上训练的士兵。手捧着敕书,径直来到右龙武军的指挥大营,见到右龙武军大将军程朝武。

“奉陛下敕令,捉拿右龙武军郎将曹鉴。”元载举起敕书,扫视在场诸将问道:“谁是曹鉴?”

一个青年将领越众而出,跪在元载跟前,颤抖着回道:“末将是。”

元载昂首直视前方,命道:“来人脱去曹鉴铠甲,解下腰牌。”

身后数名的士卒一拥而上,将曹鉴身上的明光铠和头盔脱掉,然后绑了起来,最后解下的腰牌交到元载手中。

元载看了眼手中的腰牌,确定是曹鉴无疑。叫了一声:“走。”带领左龙武军士卒迅速离开右龙武军大营,赶赴刑部。

虽然同属于龙武军,但是左右龙武军隔阂很大。不仅驻地分开,训练分开,执行任务更是互不隶属。

元载抓到人还不跑,万一因为比如态度问题等小事,引起右龙武军将领的反感,反而要惹一身麻烦。

别觉得那样不可能,事实上这是大唐中期的常态。大唐铁血士兵,个个都有脾气的很。

且说元载分一部分人将曹鉴押往御史台,自带剩下的士卒赶往刑部衙门。到了刑部正门,守卫衙门的衙役都不敢阻拦。元载得以长驱直入,进入刑部日常办事的地方。在那里,却撞上了裴敦复。

裴敦复惊讶的看着元载,问道:“元都尉来我刑部有何贵干?”

元载回道:“奉陛下敕令捉拿要紧人犯,请裴尚书让路。”命人将正在做事的程藏曜脱去官袍,解下腰牌,捆绑起来。

程藏曜是裴敦复的老部下,裴敦复不能不帮他说话:“元都尉是奉陛下敕令行事,可否将敕书给下官看一看。”其实是想知道程藏曜犯了什么罪,他好设法解救。

元载冷冷地回道:“依制裴尚书无权查看敕书,恕我不能照办。”对裴敦复的要求,硬顶了回去。

裴敦复又问:“押往何处?这应该能说吧。”

“御史台。”元载回了一声,带人离开。

一听说是御史台,裴敦复有些犯难。御史大夫兼户部尚书裴宽,乃是裴敦复的同族,都出自于河东裴氏。说起来,杨钊的夫人裴柔还和他们是同族。

但同族未必相亲相爱,裴宽和裴敦复不对付是出了名。例如裴敦复此次大捷,为了升迁夸大了战果,就被裴宽狠狠的批评了一顿。

这恐怕也是皇帝让裴宽审理此案的原因,这样可以不出现营私舞弊的情况。

元载只奉命两名犯人尽数捉拿到案,并移交御史台。等在御史台拿到签押,便折回兴庆宫向高力士交差。事情办妥之后,回到家中。

略梳洗过后,一家人围在一桌吃晚饭。

吃饭时,王韫秀说起一件事,杨玉环的三姐杨玉瑶已经抵达长安,现就住在金仙观。

元载道:“此事早知道,太真娘子三姐的丈夫不久前过世了。太真娘子因觉得自家三姐可怜,便奏请圣人同意将她三姐接到金仙观暂住。”

“谁让你告诉我事情的来由啦!”王韫秀白了眼元载,“我是提醒你注意一件事,听说太真娘子的三姐行为很不检点,你可别被她迷得晕头转向。”

元载笑道:“夫人提醒的极是,我一定多加注意。”

杨玉瑶是历史上的虢国夫人,嫁给河东裴氏一族已经没落的一支。历史上其他本事没有,骄奢淫逸倒是很有能耐。还出奇的蠢,干了不少荒唐之事。

次日,元载早早的起床,穿戴整齐后前往金仙观。到岗后巡察金仙观内各个地方,除了杨玉环的寝殿。

凑巧的是在寝殿附近,迎面遇到一个女人,年龄和元载相仿,走路如杨柳扶风。女人的身后还跟着几名宫女,对女人毕恭毕敬。

元载一猜就知道她就是杨玉瑶,当即避着点走。

不想,被人叫住:“你们好没有礼貌,见到我竟然不问安。”说话气焰嚣张,完全是目中无人。

元载心想:“这世道不可得罪小人,尤其是杨玉瑶这样的。”于是快步到杨玉瑶跟前,叉手道:“末将失礼了。只是不知道娘子是何人?末将才好见礼。”

杨玉瑶上下打量元载,见元载长相清秀,年岁也相当,当下怒火少了一半。微笑着回道:“我是太真娘子的三姐杨玉瑶,你是谁?”

元载叉手道:“见过杨娘子,请恕末将不知之罪。”

“你别打岔,我是在问你叫什么?”杨玉瑶不依不饶。

“末将名叫元载字公辅,现任左龙武军果毅都尉。”元载回答完,转身欲走。

“站住,我话还没问完,你怎么能走。”杨玉瑶又绕到元载身前,上下打量一遍,问道:“你成亲没?”

元载正要回答,却听到杨玉环说道:“元载你继续巡视金仙观,不得有误。”

“是。”元载如蒙大赦,立刻退身离开。

杨玉瑶因是杨玉环下的令,不好再阻拦元载离开。回头埋怨道:“小妹你怎么不让我多问一会儿,这个叫元载的小伙子,长得又英俊,身上还有肌肉。”

“三姐!”杨玉环拿自己姐姐一点办法也没有,“你别犯花痴。人家早成亲了,岂能和你厮混玩闹。”

“哇,娶得是哪家千金?”

“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

杨玉瑶立马笑不出来了,原来是对头的女儿。杨家本来和王忠嗣没啥仇恨,主要是利益问题。在杨钊看来,王忠嗣是太子李亨的外线。如果想要对付太子,王忠嗣就是最大的障碍。

而杨玉瑶此次进京,正是为了像吃饭一样,一口一口剪除李亨的羽翼。有些话,有些事,杨玉环不合适出面,只能杨玉瑶出面。

元载对此会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