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零六章 奸相之死(下)

元载率众护卫李林甫前往华清宫,沿途刻意行军缓慢。

别人都以为元载是顾虑李林甫的身体,贴心的缓慢行进。其实只有元载知道马车减震性不好,身怀重病的人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是真够折腾人的。

元载就是要让这个国之奸贼,一路上好好的吃点苦头。

“咳咳咳……”李林甫右手拿着帕子捂着嘴。咳嗽完摊开手帕一看,咳出好大一块血。

元载听到咳嗽,调转马头来到李林甫马车旁,询问道:“右相身体赢弱,实在不宜长途奔波。不如暂且歇一下,晚点再走吧。”

从长安城到华清宫不过一两个时辰的路程,元载故意说的是长途。表面上是照顾李林甫的身体,实则是在催他快走。

李林甫哪里等得及,毫不迟疑地答道:“请元将军全速前行,务必让老朽早点见到陛下。”说话时伴随着剧烈咳嗽,身体跟着大幅度颤抖。

同时他的脸色变得苍白,额头上的细汗往下直流。

元载应了一声“好”,调转马头挥舞着令旗,命麾下兵马继续前行。瞥见正咳嗽的李林甫,在心里恶狠狠的想:“老贼,害不死你算我输。”

来到队伍的前列,与陈舒影并辔徐行。

陈舒影早看穿了元载的「险恶」用心,见到元载时,冷笑道:“杨将军真是一个体恤右相的好将军。”

元载会心一笑:“岂敢,岂敢。”

大队人马继续想华清宫进发。

几乎与此同时,李隆基在华清宫得知李林甫快要到来了,起身想亲自到前殿去见一见李林甫。

已到了华清宫的杨国忠,自然不希望他们君臣见面,立刻进谏道:“陛下万万不可。李相公身染重疾,陛下不可以轻易靠近,以免龙体受损。”

李隆基道:“杨卿言重了。我只是想见一见李卿,听闻他病得很重,恐怕即将命归九泉。李卿一生对我忠心耿耿,最后一面,我还是应该见他。”

杨国忠进谏道:“陛下恕臣直言。李相公忠于陛下乃是尽人臣本分。如今李相公病势沉重,谁也不能保证李相公染的是什么病。陛下宜保重龙体,不能轻率的决定靠近李相公。”

这番话触动了年迈的李隆基。他现在最害怕的是死亡。此去元知万事空,谁能知道死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但他话已出口,又不好收回。

正犹豫时,贵妃杨玉环进言道:“君臣见面不一定要靠近。陛下可以亲自登降圣阁,命人将李相公抬入庭院中,君臣远远的见一面。这样既全了李相公的心愿,又对陛下的龙体没有损伤。”

李隆基有了台阶下,欣然答应:“还是爱妃想的周到,变这么办吧。”命人在降圣阁摆下排场,预备着登楼观望。

夕阳西下,红霞染红了半边天空。成群大雁朝南飞,却有一只孤雁落单,只能独自在空中盘旋哀鸣。

李林甫在马车里听到孤雁的哀鸣,触景生情,不由得流下一滴清泪。想自己拜相之时,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是老态龙钟,距离埋入黄土只差一步。惆怅满腹,欲说还休。

转眼间,到了华清宫。

元载翻身下马,命人将李林甫从马车里抬出来。此时接到公公的传话,遂命四名壮汉将李林甫抬进华清宫,放在降圣阁不远处的庭院。

李隆基携贵妃杨玉环闻讯登上降圣阁,远远的向李林甫挥手致意。

李林甫望见皇帝的模样,挣扎着滚下床榻,却跌在地上竟无力爬起。

元载在一旁看不下去,上前扶起李林甫,使他面朝着皇帝跪下。

“陛下!陛下!老臣叩别陛下。”李林甫声泪俱下,声嘶力竭的高声道。

李隆基见到这番情景,不免触景生情。动情回道:“李卿保重身体。朕还等着与卿下棋呢。”

李林甫抱拳,老迈的身躯剧烈颤抖。哽咽着说道:“老臣遵旨。总有一天,定和陛下对弈一局。”老泪纵横,不能自已。

杨国忠望见李林甫似乎不行了,心里窃喜,嘴上却说道:“陛下肯在李相公临死前见他一面,足见陛下对群臣一片关爱之心,令臣等十分感动。”说着,流下了几滴眼泪。

李隆基听罢唏嘘不已,不禁念起李林甫的好。

杨玉环瞅出苗头有些不对,忙劝道:“三郎外面风大,还是请回去吧。李相公能够得到陛下如此厚爱,就是死,也死的心甘情愿。”可不能让皇帝对李林甫起好感,将来收拾李林甫的子孙就变麻烦。

杨国忠也发觉自己的失误,但这个时候他不能出面再说。于是示意高力士,请他出面。

高力士会意站出来,劝道:“太真娘子说的对。外面风大,陛下还是请回去。”

李隆基忍不住轻叹一声,高声道:“李卿好好的保重身体,你我君臣总有再见的机会。”

等降圣阁上的李隆基离开,李林甫又在元载的搀扶下重新回到榻上。只是此时的李林甫已经气若游丝,人几乎昏厥。

元载命人将李林甫抬出了华清宫,放回马车上。却没有下令立即送回,而是在马车旁安静的等着。

大勇若怯,越是在紧要关头越要稳得住。李林甫现在是奄奄一息的老人,不少人都会对他产生一种同情心。元载如果在这个时候对李林甫落井下石,只会招致自己的风评被害。

元载见李林甫有所好转,低声问道:“李相公你还好吗?如果支撑不住的话,就暂时别回去了。”

李林甫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有劳元将军送老夫回家。”尽管认定元载不坏好心,无法拒绝他的好意。

元载长叹一声,点头答应了。

生命总是有尽头的时候,谁也逃不掉。李林甫自华清宫回到长安城后,便病急发作,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实岁六十九岁,虚岁七十。

人的一生功过,自有史书评点。李林甫的“光辉事迹”记述在《新唐书·奸臣列传》,他和陈希烈光荣的挤在一个传记里。对二人的评价如下:木将坏,虫实生之;国将亡,妖实产之。故三宰啸凶牝夺辰,林甫将蕃黄屋奔,鬼质败谋兴元蹙,崔、柳倒持李宗覆。呜呼,有国家者,可不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