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淡淡的薄雾,笼罩着位于安愁拉的唐军大营上空。
瞭望楼上的唐军士兵,眺望着四周的隆起的高山,一刻都不敢松懈。
突然,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破空而出,射中瞭望楼上唐军士兵的脖颈。唐军士兵从瞭望楼上掉落下来,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敌袭!”唐军大营内发出急切的声音。
全副武装的吐蕃兵结阵,从安愁拉南面的高地,向唐军大营发起了进攻。
唐兵似乎早有提防,精壮之士在各自队正的组织下结阵,手持陌刀如同一面墙一般迎着吐蕃兵碾压过去。
“都站直了,谁也别退!”
唐军所有队正呼喝自己的部下,借此驱散大家内心的恐惧。
砰……砰……砰……
沿着安愁拉南端一线,唐军与吐蕃兵前阵对冲,身上铠甲相撞,发出剧烈的声响。接着是残酷的肉搏战,杀声、哀嚎声、惨叫声、交织成人间最凄凉的声音。
唐兵虽少但个个精锐,陌刀结成的刀阵威力又强大。人数占优的吐蕃兵前锋部队攻势,因此停滞不前。
天宝六载(公元746年)六月初二,夏。唐军与吐蕃、吐谷浑余部,在积石山一带爆发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
双方将领都是当世名将,也是一时之选。
吐蕃兵为前部、吐谷浑残部为中军右翼,总兵力达到五万。
吐蕃的瑞松王子亲自率领前锋部队北渡黄河,于清晨时分向位于安愁拉的唐军发动进攻。
轩松王子则率中军屯兵于黄河北岸一个叫上马家的地方,同时派心腹大将尚延朔镇守在名叫祁公滩的地方,一旦情况有变,可以随时渡河返回吐蕃大营。
实际情况不像预估的那么顺利,吐蕃前锋遭遇到唐军的激烈抵抗。不仅没能完成对李、郭二将所率唐军的包围,反而被死死的拖在安愁拉南面的山坡上。
瑞松王子策马赶到安愁拉南面最高山上,俯视两军交锋情况。他发现唐军虽然兵少,却悍勇无比。唐军以陌刀队为前锋,后面是一手持盾牌一手唐刀的轻步兵,最后是不断用箭仰射的唐军弓弩手。
整个部队从容不迫,使得瑞松王子越看越心惊。再往远处眺望,见李、郭二将的帅帐立在土丘上,代表他们的将旗随风飘扬。
瑞松王子拔出腰间佩刀,虚指唐军将旗,喝道:“诸军随本王冲锋,直向唐军帅帐。”说完,拍马冲锋在前。带领身边亲兵以及吐蕃精锐,朝着唐军右翼冲了过去。
由于安愁拉一带地势崎岖,除了主将瑞松王子骑马以外,吐蕃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因此吐蕃兵从唐军右翼进攻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一点。但是一旦介入,局势顿时再起变化。
瑞松王子所带是吐蕃百战精锐,而唐军的右翼都是大唐的仆从军,战斗力相比于中军弱了许多。以强攻弱,局势自然变化很大。
在位于上马家的吐蕃中军,轩松王子端坐在马上等候前方消息。
“报……”
吐蕃传令兵在轩松王子面前,滚鞍下马。
“启禀轩松王子,唐军右翼在瑞松王子率领我军精锐猛烈进攻之下,已经渐渐显露出不支。”吐蕃传令兵汇报完,即刻翻身上马离开。
没等轩松王子有时间消化这条消息,又一名传令兵传来消息。
“报!启禀轩松王子,唐军安思顺部从安愁拉西面进攻我军,双方激烈交锋,呈胶着态势。”传令兵说完,也翻身上马离开。
原来唐军在瑞松带领的吐蕃军猛烈进攻下,右翼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眼看着瑞松就要击溃唐军的右翼,从而和吐蕃前锋部队将整个唐军前部合围。
关键时刻,唐军大将安思顺领兵赶到。毫不犹豫的对瑞松所部的中间发起猛烈冲锋,将整个吐蕃军拦腰斩断。
瑞松因担心自己会陷入唐军的包围,于是带兵转身回击安思顺部。
两军登时陷入胶着状态,短时间内谁也别想击溃对手。
与此同时,唐军前锋兵人数少被吐蕃兵以人数优势渐渐地压制住局面。吐蕃兵踩着唐军和同袍的尸体,朝唐军李郭二将的帅帐一步步逼近。
唐军前锋部队毫无畏惧,硬顶着数倍于己的吐蕃军进攻,高声呼喝只要一息尚存便死战不退。
整个战局惨烈异常。
唐军前排陌刀队死伤殆尽,轻步兵刀盾兵、排矛兵等结阵继续抵挡吐蕃兵。
“有死无生,死战不退。”
“攻!”
后方的弓弩手纷纷拔出腰间唐刀,在各自队正的组织下结阵,高声呼喊口号。然后迎着吐蕃兵,如墙一般迎上去。
双方鼓声雷动,如惊涛拍岸,又如天雷滚滚,不绝于耳。
只可惜受地形限制,唐军与吐蕃兵都没办法运用骑兵战术。只能依靠步兵的血肉之躯,让胜利的天平朝自己的一方倾斜。
轩松王子听了消息,脸上看上去似乎十分镇定,内心其实焦急万分。不停地用马鞭轻轻地敲大腿,以此缓解内心焦急的情绪。
本来轩松制定的战术是,以人数优势击溃唐军殿后兵马。再借唐军的溃败,进而扩大战果。唐军殿后战力不弱,这早在轩松的预料之中。然而唐军殿后军队爆发的战力之强,却远远超过了轩松的预期。
根据传令兵陆续传回来的消息,唐军悍勇。人数虽少,却让吐蕃兵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此时轩松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立刻传令让牟松退军,南渡黄河保存实力。二是自己亲自上阵,带领大军协助王弟瑞松聚歼唐军殿后的军队。
这有个问题,王忠嗣的中军此刻驻扎在黑营沟以北的大庄村。那里距离安愁拉只有四公里,算上地形因素,唐军主力只需几个时辰就能赶到安愁拉支援。
自己支援唐军也需要时间,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后来赶到的唐军主力给包围。
进攻还是撤退,轩松再次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报……”
瑞松王子的亲兵纵马赶来,汇报道:“唐军殿后的前锋伤亡惨重、中部已经是强弩之末。瑞松王子请王子派兵支援,在唐军主力来到前,击溃唐军殿后兵马。”
瑞松派亲兵前来,他的心思表现得很明白。就是在劝王兄轩松不要犹豫,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果一直犹豫不决,等到唐军主力到来,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轩松正犹豫之际,又见传令兵来报,唐军主力中军已经集结完毕,正开始渡河南下。
留给轩松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