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八章 智取孽多城

次日早晨,元载和李嗣业率领百余名陌刀营士兵列阵靠近孽多城。然而并不是攻城,而是……

“我大唐天兵到此,不是为了攻占你们的城池,也不是不砍你们的桥。只是想从你们国家路过,顺道攻打大勃律。为了显示我军的诚意,特将所带的金银布匹,赐予诸位首领。”

元载说完,由当地人做翻译大声告诉孽多城上严阵以待的小勃律国首领们。

这个国家有些奇怪,小小的国家有若干首领。他们的国王相当于盟主,管理着国中大小的首领。当然这是当地情况决定,毕竟是山地国家,地广人稀。

小勃律国大小首领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因为他们看到是唐军雄壮的军势,而不是金银财宝。

元载和李嗣业对视一笑,抬手示意十几名属下捧着金银财宝出现在孽多城下。不仅如此,李嗣业还带领百余名陌刀营士兵退回军营。只留元载和十多名捧着金银珠宝站在孽多城下,静静的等待。

孽多城上的首领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并时不时瞄向唐军远处的军营,生怕唐军有诈,突然耍回马枪。

这批珠宝看上去并不是很多,在没见过世面的首领们眼中却是几辈子都挣不来的钱,说不心动是自欺欺人。

在军营一直密切注意的高仙芝见此情形,命手下们放下兵器生火做饭。只留少数的人持着兵器,负责警戒。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孽多城的城门大开。一队小勃律国士兵从城门出来,分站两侧隐隐有包围元载等人之势。

元载端坐在马上,丝毫不在意这事。

只见城内阔步走出六位首领,他们皆是身着重甲,手拿利刃以防不测。

元载立刻翻身下马,等他们靠近向他们深深作揖。

首领们连忙以自己的礼节还礼,然后就要上前接收财宝。

却被元载拦了下来,说道:“此乃天朝所赐,想必诸位应该懂规矩吧。”

首领们听了翻译的话面面相觑,相继跪拜,叩谢大唐天恩。

就在这时,元载突然发难。一个箭步上前,腰间唐刀出鞘,先将居中的首领一手摁在地上。一手握刀,架在右手边的首领的脖颈处。

其余士兵同样是图穷匕见,扔掉捧在手里的物件,拔刀出鞘,援助元载共同制服剩下的四位首领。

整个行动凌厉迅速,等小勃律兵回过神时,六首领已经落到了元载的手中。

他们立刻亮出兵刃上前,企图救下自己的首领们。

“喝!”元载一声大吼,似海立山崩唬得小勃律兵都不敢动弹。

此时兵营里埋伏的唐军齐出,瞬间包围了这股小勃律兵,并趁势攻城。失去了首领指挥的孽多城,被轻而易举的攻了下来。

最后只有小勃律国王和他的王后吐蕃公主趁乱逃入深山,一时半会儿找不到。

高仙芝也没有打算立即找,而是急令元载和李嗣业带兵奔赴藤桥。务必在吐蕃大军到达之前,砍断此桥。

藤桥是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的必经之路,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元载和李嗣业接到命令,便立刻点齐兵马奔赴藤桥。

高仙芝则是一面安抚城中百姓,一面将俘获的六首领全部斩首,以此威慑小勃律国中其他的首领。

话说横亘在小勃律国和大勃律国之间的一条大河,名叫娑夷水。

这就是传说中的弱水。

在中国古代弱水是指不能行船,只能用皮筏渡河的水。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西游记这段说的是流沙河,却很符合娑夷水。

娑夷水上有一座桥是用藤条编制而成,因此得名藤桥。诸位试想一下,一座花费一年时间才能修成的藤桥,该是有多壮观啊。

不过元载和李嗣业此时没空感怀。他们必须赶在吐蕃军增援部队到来之前,砍断这座藤桥。

然而砍了一会儿,竟然没有砍断这座藤桥。在粗壮的藤子面前,锋利的唐刀都奈何不了。

元载突然远远瞧见河对岸扬尘四起,猜是吐蕃援军即将到达。急切间拔出腰间的唐刀,改成锯藤桥。其余人见到元载如此,也有样学样抽刀改锯藤桥。

眼看着藤桥一点点被锯断,可吐蕃军已经抵达河对岸。

“快拿弓箭给我!”元载丢掉手里的唐刀,改用弓箭。

只见元载张弓搭箭,“嗖”的一声,射出的羽箭扎中企图过河吐蕃兵的心口,吐蕃兵翻身倒入滚滚江水中。

“好!”唐军都为自己的大将喝彩。

一百三十步开外,竟能一箭射中,在当时堪称神射。要知道寻常士卒只能射到六十步,实力稍强者也不过百步。

吐蕃军为支援小勃律而来,岂会轻易被元载神射吓到。又冲上藤桥,直奔对岸唐军而来。

元载张弓搭箭,接连射杀吐蕃军,以此迟滞吐蕃军的进军速度。

李嗣业也弃刀不用,学着元载张弓搭箭,跟着一起射箭。其余的唐军则是拼命的用刀锯藤桥,只求越快越好。

吐蕃军悍不畏死一个倒下滚入河中,接着有兵冲来。

元载面上沉稳如山,心里开始有些着急。

就在吐蕃军距离唐军只有八十步的时候,只听咯吱数声,整座藤桥位于唐军一端突然折断。站在藤桥的吐蕃军霎时间坠入河中,被湍急的河水带走。

尚未登桥的吐蕃军,只能站在对岸望河兴叹。

“谁能告诉我,此处距离河对岸吐蕃帅旗有多少步?”元载指着河对岸的帅旗回头问左右。

李嗣业目测完距离,笑道:“大约两百四十步。”

元载笑道:“若我射中吐蕃帅旗,李将军如何说?”

李嗣业笑道:“待大军凯旋,本将请元将军喝酒。”

“一言为定!”

“绝不反悔。”

元载张弓搭箭,对准吐蕃中军帅旗一箭射出。只听「嗖」的破空一声,紧接着听到「嘎吱」一声巨响。吐蕃帅旗顶端的绳子被羽箭射中顿时断裂,帅旗飘扬着落入吐蕃军头顶。

吐蕃军登时大乱,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慌乱退却。

李嗣业大笑道:“这酒本将请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