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七十三章 简单

元载一走,李倓自觉没有留下来的必要。借口大哥李俶那里需要帮忙,也离开了那个地方。

李倓这次奉李俶之命来告状,收获不大也不小。总体来说,李倓确信自己为大哥争取到一个强援,为未来铺下第一块石板。

他们都走了之后,李静忠被两位武士架着进了中军帅帐。奄奄一息的李静忠趴在地上,对着太子李亨流泪。

李亨又心疼又气恼,指着李静忠骂道:“你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害得小王差点跟你摔了个大跟斗。”越想越气,却苦无办法。

张氏不失时机的给元载上眼药:“殿下,这件事不能全怪李静忠。元载执掌禁军的确很危险,如果能借蛊毒控制他掌握右龙武军和飞龙禁军,也是件好事。”

李亨“哼”了一声,没好气道:“真是妇人之见,愚蠢至极。难道禁军上下没有一人能看出元载异样?枕边人王韫秀会看不出来?”

实在气不过,站起身来骂道:“你们别忘了王韫秀的姑父是郭子仪,元载的上司是李光弼,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安西四镇都有元载故旧。王韫秀生性刚烈,绝不屈服于人。她要是站出来,试问大唐天下还在吗?”

李亨的话句句在理,字字诛心。吓得张氏和李静忠都冷汗直冒,没想到牵扯面这么广。闹个不好,真的是天下动荡。大唐说不定因此四分五裂,再难东山再起。

张氏道:“妾身考虑不周,请殿下别介意。”仍觉不死心,提议道:“既然元载如此有用,不如派他去前线平叛。”

李亨瞥了张氏一眼:“再让他掌握外兵,回过头来效法太宗故事。”

张氏忙跪在地上,口称恕罪。

李亨也不是真的要和她计较,命她起身说话。

张氏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调元载去前线平叛。殿下再委任新的禁军统领,然后……”

“然后,个个铲除,闹得人人自危。保护我的禁军,变成了刀山。”李亨把张氏的心思全说出来了。

张氏俏脸一红,一时语塞。

李静忠感激张氏的解救,忙进言道:“若是放任元载不管,危险极大。”

李亨可不会对李静忠好言好语,立马恼怒道:“你以为我想不到吗?问题是你和元载的对话是怎么泄露出去,你不知道?李倓又是从哪里得到消息,你也不知道?那么你告诉我,还有什么是你知道的。”

李静忠赧然不能启口。

李亨用手扶额,只觉头痛欲裂。这次元载虽然妥协,但两人之间不信任的种子已然埋下。元载在不知觉间已经拥有这么巨大的政治能量,不能再像以前轻视。却偏偏用了最坏的手段,挑起了裂痕。如果放任不管,真的会出事。

帝王家万一出事,那可是要见生死。

外有强敌,内有大患。李亨感觉自己还没登上皇位,已经又苍老了十岁。再这样下去,从外表上看真的要比只小他两岁的元载更像岳父脸,苍老又神经质。

这时,门外传来了“呵呵”的笑声,一个小正太露出半张纯真脸,另外半张躲藏在门帘后面。

李亨闻声抬头,看见小正太,心情大好:“佋儿快过来,到父亲这里来。”

正太闻言,蹦蹦跳跳的到太子面前。

李亨一把将他抱起,瞪了眼跟着正太的乳娘,责备她不该带小孩来这种地方。

这个正太就是李亨和张氏的第一个孩子,生于天宝十载,今年五岁。长得白白净净,像极了李亨小时候的样子。再加上性格活泼、乖巧懂事,很得李亨的喜爱。

张氏自然是对李佋倍加疼爱,并给予厚望。尽管她怀着第二个儿子,任把心思放在照顾李佋。在这种不可谓人说道的心思下,张氏乐意见到太子和李佋父子俩多多的亲近。

李佋为奶娘求情:“是孩儿想念父亲,央着奶娘来见您。”奶声奶气的说话,让人心情大悦。

李亨抱着李佋坐下,微笑着说道:“外面兵凶险恶,你不要到处跑。万一了出了事,为父会很心疼。”

李佋却道:“孩儿方才见到姐姐和姐夫来了,所以偷偷的过来看一看。”

李亨不在意,随口应付道:“他们只是来看望为父,已经有事出去了。”

李佋道:“可是孩儿听到姐夫向父亲请求隐退,姐姐也要和姐夫一起走。还有三哥也要父亲杀了李静忠,闹得好凶的样子。”

李亨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孩子的话。

张氏脸一沉,吓唬李佋:“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许插嘴。”

李佋全不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嘟囔着嘴不满道:“你们大人总是拿这句话糊弄我,其实孩儿已经长大了。知道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张氏不耐烦地道:“你懂什么叫不对?”

李佋道:“姐夫出长安以来鞍前马后,尽心尽力,却反而遭到猜忌。李静忠明明胡作非为,你们却视为忠诚。明明只要拉拢姐夫就能把很多事情解决,却非要与姐夫为敌。”

张氏愕然,完全不像是五岁的孩童能说出来的话。难道眼前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儿子,却仔细一看又是啊。

李亨听罢,哈哈大笑道:“正是呢。如此简单的事情,为父竟然想不到。”抚摸着李佋的脸颊,心情变得更加舒畅。

李佋也笑了起来。

李亨放下自己的儿子,站起身来回头看着张氏:“佋儿的话有道理、元载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我明明可以轻松的拉拢到身边。让他替我征战四方,平定叛乱。”

李静忠本能的觉得不妥:“殿下,还请三思啊。”

“乱世之中,任何人都不可以信任。”李亨笑了笑,“但我可以利用这份难得的亲情,实现我的宏图大业。”

李静忠还想再说,却察觉一道目光瞥来,立马不说话。

张氏看李静忠不开口,松了一口气。心道:“元载的势力之大超乎想象,连殿下都不得不妥协。我也必须小心为上,必要的时候可以拉拢到我的麾下。”

一场兵变,引发了各方势力的蠢蠢欲动。

究竟兵变结局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