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九十三章 身份决定立场

天下兵马大元帅,为战时最高统帅,总领军政,掌征伐。元帅一职常以皇子或亲王担任,副元帅常以有威望的大臣担任。

这样手握兵权的重要职务,是不能轻易授予他人。

肃宗能当着李俶和李倓的面谈及此事,说明他已经考虑妥当。

元载却感到惊讶,因为肃宗登基,并未立太子。时至今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迹象传位给哪个皇子。

突然任命排行第三的儿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不是身为长子且仅是广平王的李俶。

这就很值得玩味。

元载听了李倓的言语,问道:“建宁王专程找在下,难道只是为了告诉在下这件事?”

这种敏感话题,得装糊涂。

“当然不是。”李倓慨然道,“小王希望妹夫在陛下面前直谏,让广平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不是小王。”

元载早知李倓是快人快语的真君子,便答应道:“若是有机会,我一定在陛下面前犯言直谏。”

李倓放下心头大石,感慨道,“兄长追随陛下多年,然而陛下却始终对他若即若离。小王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有些话,元载不好明说,只能好言宽慰李倓。

李倓见天色已晚,说道:“都怪我不好,让你陪我在这里说闲话。你马上要北上出使回纥,还是早些回府。”

元载笑道:“无妨。距离分别还有些时日,大把的时间陪她们。”

两人有说有笑的调转马头返回彭原,同行一段路,到了岔路口叉手道别,各自还家。

到家时,天际一轮红日缓缓坠落。残阳如血,照得人脸红艳艳的。

元载下了马,将缰绳交予下人。自己信步来到后院的正堂见王韫秀,刚好李清漪和薛瑶英也在堂内,也见了面。

李清漪问道:“我听说三哥找夫君有事,又听说三哥拉着夫君就往外走,不知到底是什么事?”

元载见没有外人在场,李清漪又是公主之尊,也没什么好隐瞒。便把肃宗有意让李倓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之事说了出来,还告诉李清漪,李倓是不愿意担任此职。

李清漪听后,脸色一阵苍白,嘴唇微微颤抖,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元载正觉得奇怪,却听王韫秀道:“难怪建宁王要拉着夫君到无人的地方说这件事,确实太危险。”

虽然是未来的穿越过来,但元载对大唐历史的个中细节并不是很熟。见她们都神经紧张,料想其中必有很深的缘故。于是询问原因。

李清漪道:“陛下不肯让大哥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是有很深的历史缘故。这缘故,确实不好明说。”

元载以为只是忌惮兵权旁落,但仔细想来恐怕还有更深的原因。

而这层原因,李清漪作为皇女,不便讲出来。

王韫秀道:“君臣父子,关系是十分微妙。正所谓先君臣,而后父子。太上皇在还是皇子时手握重兵,诛杀以太平公主为首的逆党。睿宗皇帝随后退位,让位给太上皇。”

太上皇就是李隆基。

关于这段历史,元载很清楚,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王韫秀却道:“其实顺序错了!”

“顺序错了?”元载有些不解。

薛瑶英道:“其实身为天子,谁愿意轻易交出皇权,是以睿宗皇帝纵容太平公主与太上皇争权。太上皇当时手握重兵,铤而走险先是逼迫睿宗皇帝退位,而后诛杀太平公主。”

元载一听,登时冷汗直冒。原来肃宗之所以不肯让广平王掌握兵权,是出于这个心思。害怕广平王效仿太上皇,也来一个先天政变。

再想到自己,元载寻思着是不是自己也该交出禁军的统帅权。万一肃宗哪天羽翼丰满,把我也顺手给杀了,大大地划不来。

妻妾三人看元载又在发愣,肯定是在思考自身的处境,也不出声打扰。

最后,还是景贞一的话打断了元载的思路。

景贞一道:“李泌来访,人在前厅用茶。”

盼李泌来,李泌就到。

元载心头大喜,起身就走,直奔前厅。

李泌正在细品元家的好茶叶,体会到景贞一的细心,正心中感慨。见到元载风风火火的赶到,忙起身相迎。

元载大老远就在喊:“长源居然来的这么及时。”

李泌笑道:“猜到将军心里肯定有话对我说,我便来了。”

元载哈哈大笑,拉住李泌的手,说道:“此处并非说话的所在,来我的书房。我有事要对你说,非常重要。”

李泌笑了笑,随元载到书房。

只见元载屏退左右,低声道:“我的心思,相比你是一清二楚。作为同门,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做吗?”

李泌收敛笑容,回道:“其一,切不可交还禁军兵权。陛下自出长安,没有一日安稳过,将军可不能在这时给陛下一种不管他死活的感觉。”

元载听罢,如拨云见日一般明朗。再问道:“那么关于另一件事呢?”

李泌道:“将军得想方设法的劝陛下敕封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元载有些担心:“拂逆陛下的本意,恐怕不好吧。”

李泌道:“身份决定立场。广平王与将军系至亲,此其一也。其二,正因为陛下还没有流露出立谁为太子的迹象,更需要广平王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其三,广平王与将军为一体,广平王若是有事,将军难以自安。”

元载听出来了,广平王这个大舅哥,非帮不可。

既然要帮,元载索性帮到底。

三日后,出使回纥所需要的国书和礼物都到礼部。

按照章程,元载需要入宫面辞肃宗。

肃宗似乎也是等着元载,等元载一进宫,便屏退左右。

殿内只剩下肃宗和元载两个人,连李辅国都不在场。

肃宗道:“我有一件大事压在心里,不知道该向谁说。贤婿是我的女婿,如同我儿女一般。有些话,我也只能对你说。”

元载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于是道:“臣安静听着,请陛下直言。”

肃宗要说什么话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