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六章 犹豫会败北

安禄山秉性多疑,从不信任任何人。把贾循留在范阳老巢的同时,给他配了两员猛将,向润客和牛廷玠,都是安禄山的心腹。名为协助,实则监视。

马燧劝贾循道:“向润客和牛廷玠名为协助,实则监视。对贾公绝对提防,必须先下手为强,趁他们对贾公没起疑之前杀之,收其兵马。”

贾循不愿意:“你有所不知。此二人手下的兵马乃是整个范阳的精锐,一个不慎闹出兵变,你我可就危险了。”

马燧劝道:“正因如此,将军更应该早做决断。否则等这两人察觉,将军可就危险了。”

贾循还是不愿意,推说再考虑一下。

马燧从节度使府退了出来,叹了一口气,心道:“贾循危矣!”遂装扮成菜农溜出范阳城,躲在附近的农家。一方面是为避乱,另一方面是等候消息。

且说贾循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唤韩朝阳。乃是贾循的老部下,其实是安禄山派在贾循身边的奸细。

贾循在马燧走后,便派人找来他,商议此事。

韩朝阳眼珠一转,说道:“安禄山多行不义,我早就想起事。只是向润客和牛廷玠势力极大,不能引起他们的警觉。不如效仿鸿门宴,以主公即将登基、需要庆祝为由,召他们前来,在席间擒之。”

杀比擒温和多了,关键是能够借助他们稳住范阳城内的叛军。

贾循点头认可,伙同韩朝阳定下计策。于三日后设宴,宴请向润客和牛廷阶。

却没想到韩朝阳当晚就把贾循出卖,并把贾循的计策告知了向润客。

向润客道:“贾循竟然背叛主公,着实可恶。我们在宴席上抓住他,再诛之。”

韩朝阳却不同意:“贾循好歹是主公亲封的范阳副节度使,不可以轻易抓起来或者杀之,那样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主公的猜忌。”

提到“猜忌”二字,向润客不禁打了个寒颤。安禄山的手段,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最后,向润客无奈的问道:“你有什么好办法?”

“你们一面借病推脱赴宴,一面派使者将此事告知主公,请主公裁夺。”韩朝阳建议道,“我则是极力与贾循周旋,直到你们动手的一天。”

向润客以为有理,遂按照韩朝阳说的做。

次日,贾循的派出去请客的人回话:“向润客和牛廷阶不幸染疾,在家休养,无法前来赴宴。”

贾循听了,也没放在心上,只当是真的染病。

马燧正好扮作菜农给节度使府送菜,实际是与贾循通消息。得知此事,专门找到贾循,劝道:“这二人乃是统兵大将,怎会这么巧同时患病。依我看是他们察觉到将军的计策,借故拖延。”

“哦?他们这样拖延有什么用呢?”贾循倒是不放在心上,随口那么一问。

范阳兵马大半在他的掌握之中,丝毫不惧向润客和牛廷阶的兵马。之所以嘴上说怕他们,其实告诉马燧,我起事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和力气,变相向朝廷邀功。

马燧对此也心知肚明,说道:“将军真的以为他们是怕您,错了!他们是在等逆胡安禄山的消息。您毕竟是安禄山亲封的主管范阳军政大权,不能轻易抓您。”

贾循眉头一皱,发现这件事的确有些蹊跷。

马燧因身份的关系,不适合在节度使府待太长时间。劝完贾循,便继续扮作菜农离开节度使府。

不料,马燧再怎么低调,还是引起韩朝阳的注意。

韩朝阳一边派人跟踪马燧,一边入府去见贾循。

贾循对这个心腹可谓是掏心掏肺,便把马燧告诉他的担忧,告诉了韩朝阳。

韩朝阳道:“这是有人在杞人忧天。我曾亲临两位将军府上,确定他们是真的生病了。再者如果我们强行攻打他们的府邸,必然引起兵变。就算我们能制服他们,自身损失不小。失去了兵马,贾节度又拿什么东西和唐廷谈判呢。”

这句话算是说到了贾循的心坎里,便打消了强攻向牛二将府邸的想法。

马燧再去送菜,想要力劝贾循杀了向牛二将再起事。

贾循不同意:“何必如此麻烦,只待他们病好。设宴款待,在席间擒之。”

马燧听了这话,便知道贾循难以成事。从节度使府出来,便逃走了。

韩朝阳暗中派人追杀马燧,一直把马燧追进深山老林。有幸遇到了隐士徐遇,此人乃是忠义之士,得知马燧是被叛军追捕,于是将马燧藏了起来。如此这般,马燧才逃得性命。

贾循却懵然不知,还以为是马燧一言不合离开了。失去了和大唐的联系人,心里更加犹豫是不是该起事。

转眼间到了十二月末。

韩朝阳在自己家中设宴,款待贾循。

因韩朝阳是贾循亲信,贾循不疑有他前往韩朝阳府上。刚进屋,就被躲在廊上的刀斧手围住了。

贾循惊道:“韩将军意欲何为?”

韩朝阳喝道:“汝背离主公,罪当灭族。”言讫,将贾循乱刀砍死。并且趁势入贾府,将贾循一族尽数处死。贾循府中的财产分赃,算是安禄山给他们的恩赏。

马燧是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件事。他此时待在山中,躲避叛军对他的搜捕。直到一个月后,眼见搜捕的人变少才从山里出来。

有道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马燧怎么也不会想到,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又是岁末好大雪,鹅毛大雪纷纷来,难掩稚子脸上悲。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僭越称帝,定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妻段氏为皇后,安庆绪为晋王,安庆恩为赵王。达奚珣为侍中,张通儒为中书令,高尚、严庄为中书侍郎。

待称帝这一块心事了结后,安禄山又开始了进攻计划。一面命史思明率军夺取常山、平原等郡,一面命崔乾佑领军攻打潼关。

安禄山两面出击,局面却大不相同。崔乾佑在潼关累累攻打,却无法攻进潼关。只因潼关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除此之外,哥舒翰抱病亲自督战,也给了守军信心。

史思明这一面却异常顺利,只因颜杲卿兵少,向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求援。

王承业盼望常山郡陷落,这样的话颜杲卿等人的功劳全算在他头上,因此不肯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