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八十六章 玩花招

元载并没有接过名册和官印,而是道:“足下的去与留,端看陛下的圣恩,不是本相能擅自决定。念你献城有功,又截杀史朝义,本相暂时让你担任相州刺史。”

薛嵩谢道:“末将一定好生治理相州,绝不辜负恩相的大恩大德。”

元载十分警觉,立马纠正道:“第一,你的职务只是暂时代理,正式任命要陛下的圣旨。第二,要谢恩应该谢陛下,不要谢本相。”

薛嵩右手抱拳,朝天拱了拱手道:“是了,臣谢陛下鸿恩浩荡。”

元载眉头一皱,心想:这个薛嵩外表粗狂豪迈,实际上是粗中有细,一心想坐实是我同意他继续待在相州。

此人果然很危险,但现在改变主意带在身边已经太迟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心里那样想,元载嘴上却说:“记住陛下恩德就是了,至于关于你的职务,我会另写表章上奏朝廷。”

话里的意思,还是不让薛嵩企图得逞。

薛嵩笑道:“元相在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有了元相的举荐,末将相信陛下一定会恩准。”

元载笑了笑道:“这可未必。本相只是添居相位,有了合适的右相,本相还是会退位让贤。”

“元相……”薛嵩还想再说话。

“好了,本相还另有要事商议,足下请先下去休息。”元载立即打断不让薛嵩开口,并吩咐手下人带他下去好生照料。

薛嵩见元载下了逐客令,叹了口气走了。

严庄上前一步道:“好个薛嵩,我以前竟然是小瞧了他。方才他和元相的一番对谈,暴露了他还想继续留在相州的心思。”

元载反问道:“你认为我会怎么处理他呢?”

严庄笑道:“如果元相和在下想法一样,那就只有一个字‘留’!”

“哦?”元载笑了起来,“说一说其中的道理。”

严庄道:“叛军虽然消灭,难保不留下余孽。相州往南为洛阳屏障,往东遏制魏州等地,这样的地方必须让一名智勇双全的大将镇守。还有谁比薛嵩更合适呢?”

元载听了,哈哈大笑。当即上表朝廷,表奏薛嵩为相州刺史,昭义军节度使,并册封薛嵩为平阳郡王,以此拉拢薛嵩。

严庄携带表章,还朝见驾。

而元载则是领军继续北上,连续夺取博州,贝州等地。

唐军兵锋直指冀州。

史朝义弃守贝州,抵达冀州。又见唐军,还没和唐军交锋就带着田承嗣等人连瀛洲都不敢去,直接逃往莫州。

让元载轻松得到冀州和瀛洲,但是没有立即向莫州发起进攻。

史朝义得以有喘息之机,写书信召张忠志来莫州救驾。

张忠志,幽州人,曾被玄宗留在长安任职。在安禄山起兵反唐时,张志忠逃亡到范阳,被安禄山收为养子。

乾元元年,张志忠见郭子仪等九路节度使围困邺郡,便投降了唐,被朝廷封为恒州刺史、密云郡公。乾元二年,眼见唐军大败,张志忠又叛唐投降史思明,在史思明称帝后担任工部尚书、恒州刺史、恒赵节度使,与史思明心腹辛万宝一同守卫恒州。

如今,张忠志见到史朝义来信,又犹豫了起来。

辛万宝催促道:“陛下有难,为人臣子岂能不救。愿将军以大局为重,与末将一同率军到莫州救驾。”

张忠志笑道:“本藩没说不去救驾,这不是在考虑派多少兵合适嘛。”

辛万宝也是沙场宿将,自然看得穿张忠志的小算盘,便道:“大局如此,当然是有多少派多少。要是吝惜人马,人和地都保不住。”

“好!”张忠志道,“本藩就派你与王武俊领兵十万,去莫州救驾。”

“得令。”辛万宝高兴的应道。

被张忠志提到的王武俊也出列领命,脸上却没有流露任何表情。

王武俊,字元英,张忠志麾下先锋兵马使。

等辛万宝高兴的走后,张忠志问王武俊道:“元英你以为我该派兵吗?”

“不该!”王武俊回答的干脆。

“哦?”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史朝义死定了,如果再派兵前往,不过是抱薪救火,得不偿失啊。”

“如果史朝义再次上演当年安庆绪的一幕,让唐军兵败莫州城下呢?”

“你能做史思明吗?还是元载是那个无用的鱼朝恩?”

张忠志哈哈大笑,他就喜欢王武俊这样的直性子。说话干脆直接,让人一下子就抓住了要点。

王武俊道:“如果要行动,就在今晚!”

张忠志笑道:“你真不愧是我的好兄弟。”突然眼神一凛,冷声道:“立刻下去安排。”

王武俊向张忠志抱了抱拳,转身离开。

当晚,辛万宝还在自己府中收拾行装,就被王武俊带兵包围。

“你……你们想干什么!”辛万宝不住地往后退。

王武俊冷声道:“要你的命。”举步上前,一剑刺在辛万宝的胸口,将他杀死。

当晚,王武俊还率军将辛万宝的亲信全部抓了,全部处死。

干净利落的解决了内患后,张忠志连夜写了份投降书。但不是投降元载,而是距离他最近的河东节度使辛云京。

辛云京接到张忠志的投降书,十分高兴。当即要表示接受,但被身边传来的几声咳嗽给打断。

机警的辛云京推说还要考虑一下,命下人将张忠志的使者领下去,好生照料。

使者一走,辛云京问刚才咳嗽的人:“老弟你刚才突然咳嗽,是不是认为本节度不该接受张忠志的投降。”

辛云京口中的老弟,名叫张光晟。出身行伍,因救了辛云京的性命,而结为异姓兄弟。

张光晟却没正面回答辛云京的问题,说道:“张忠志反复之贼,不可信他。再者节度使私自接受张忠志投降,让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元相怎么想!”

辛云京一拍脑门,叫道:“是本节度大意了,幸亏有兄弟你的提醒。如果本节度接受张忠志,肯定要得罪元相。现在元相如日中天,得罪他无疑是自寻死路。”

他当即写了一封信,连同张忠志的投降书,由张光晟出马携带着,前往待在瀛洲的元载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