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蔡希德参见公主,公主千秋。”那人跪拜在地,不敢抬头。
女道者却不冷不热的说道:“我兄长都已经做了史思明的刀下之鬼,大燕王朝更是过眼云烟,还有什么公主王子呢!站在你面前,只有入道之人,道号:罪尘。”
蔡希德楞了一下,颓然道:“公主所言极是,全是臣无用所致。”
罪尘道:“这怎么能怪你,要怪只能怪我兄长自己不识忠良。竟听信张通儒的谗言,错把蔡将军抓起来。”
蔡希德听罢,不禁一声长叹。片刻后,方道:“有公主这句话,臣死而无憾矣!”
罪尘问道:“大燕王朝已不复存在,将军意欲何往?”
蔡希德茫然的摇头。
天下之大,竟然没有我蔡希德容身之处,不胜悲哀。
罪尘道:“如果将军还想为我兄长报仇的话,我建议你去一个人的麾下,定能报此大仇。”
蔡希德挺直身子,叉手道:“能为陛下报仇,臣百死不悔。”
罪尘道:“这人便是陇右河西节度使,元载!”
“什么?”蔡希德大吃一惊。
且说在此之前的元载,正在自己辖区境内做几件事。
一、营钱财,补充军饷。古往今来很多将领,都是打仗一流,论如何经营产业都很差。元载在杨炎的帮助下,整顿辖区境内的士农工商,提高各项收入来源。
元载在必要的军费开支以外,还故意拿出一部分钱来给各级负责运作的官吏和将领,算是辛苦费。
二、安抚羌族、党项族等异族,使其不会被吐蕃所利诱,成为吐蕃的急先锋。安排善于处理异族和汉族的官吏,保证一定程度的和睦。
二、整顿军队,招兵买马。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做,但都没有元载做的好。将原来的神机营,正式扩充成“火”字营。以手铳和虎蹲炮等火器为主。人人配备手铳,背上背强弓硬弩。
李抱真作为火字营校尉,指挥这支特殊的部队。
扩编一支专门进行山地作战的山地部队,取名“林”字营。由哥舒曜出任校尉。
整顿陌刀营,真是取名“山”字营,取自孙子兵法,不动如山。校尉李怀光,是被元载调来的。
组建了一支轻骑兵,取名“风”字营,但是没有合适的统帅。
手下唯一可称得上良将只有李晟,但他是兵马使,不适合担任具体职务。
时间转眼到了乾元二年(759年)四月,也就是在安庆绪被杀,史思明称帝时间。
正犯愁之际,有人来报说:“蔡希德率三百兵卒前来,投靠节度使。”
“蔡希德?”元载大吃一惊。
李晟道:“据闻安庆绪死后,其部下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只有蔡希德始终下落不明。不想到了此处,不知节度使如何处置?”
元载想了想,说道:“我将单骑去见蔡希德!”
李晟忙反对道:“这样不妥。蔡希德乃是叛军之将,其心难料。如果节度使轻骑前往,蔡希德趁机害节度使,那就大大的不妙。”
元载笑道:“如果蔡希德真的想害我,大可不必带这么多人跑这么远的路,那样既吃苦,又目标大。”
李晟见元载去意已决,遂不再言。
当日,元载骑着叱拨赤,连兵刃都没带就这样来阵前见蔡希德。
“足下是元载?”蔡希德没想到元载敢这么出现,吃了一惊。
“在下正是你要见的元载。”元载笑道。
蔡希德在马上上下打量一下元载,惊道:“足下为什么敢单骑见我?”
元载笑道:“将军不远万里前来投奔于我,我岂能不展示诚意。”翻身下马,徒步到了蔡希德的阵前,距离蔡希德只有五步距离。
四目相对,元载表现得坦诚。
蔡希德紧握剑柄的手,终于松开了。翻身下马,跪拜道:“末将蔡希德,参见节度使。”
元载将蔡希德扶起,然后拉着他的手进了他的营寨。
两人在帅帐内谈起往事,蔡希德把自己如何逃脱史思明追捕,并凭借自己的号召力将旧部三百余人召集麾下。
一路艰辛,自不待言。
元载道:“目下我根据风林火山的语句,组建了四大兵营。唯独轻骑兵的风字营尚缺校尉,不知道将军肯不肯担任。”
蔡希德顿感意外,不禁眼泪婆娑。当即表示愿意接任风字营校尉,统领元载麾下最强的骑兵。
自此之后,蔡希德便在元载麾下统帅骑兵。
这位曾经率领过曳落河骑兵的大将,再次发挥他长处,把骑兵“其疾如风”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元载做的三件事,再加上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吐蕃军再也不敢犯境,转而对付剑南诸道。
元载为了减轻剑南受到的威胁,时常领风字营和林字营入吐蕃境内,然后是打完就走,从不恋战。而且专杀奴隶主和大贵族,使得吐蕃贵族们都胆战心惊。
不过这种大好的局面,随着肃宗的一纸诏书,戛然而止。
六月的一天,元载率领风字营和林字营又大胜而归。
元载、蔡希德和哥舒曜并辔而行,押解掠来的粮草辎重返回陇右。
哥舒曜问道:“节度使一直掠夺为主,却从不像家父那样步步为营占据要冲,这是什么道理?”
元载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大唐西有史思明为大患。我如果全力进攻吐蕃,必然引起吐蕃的强力反弹,非取胜之道也。”
“可是这样的小打小闹,似乎无法转移吐蕃的注意力。”哥舒曜道。
“其实早就转移了。如果不是节度的几次三番的骚扰,吐蕃早就侵占剑南道不少地方。”蔡希德解释道。
三人正说着话,李晟的亲兵来到。
亲兵骑在马背上,叉手道:“禀节度使,朝廷派使者前来。兵马使派小人告知节度使,请火速回去接旨。”
元载忙吩咐哥舒曜和蔡希德率领两营在后面慢慢来,他自己单骑回城接旨。
肃宗的敕书内容竟然是元载转任朔方节度副使,并赐特进。而接替元载担任陇右、河西节度使的是郭子仪。
元载看到这份诏书,气得一脚踹翻了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