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载一走,鲁王李适便问代宗道:“父亲为什么纵容元相如此行事?”
代宗笑着问道:“适儿为什么认为朕是在纵容呢?”
李适道:“康谦是刘晏的亲信,而刘晏是元相的举荐之人。元相理应回避,父亲却不仅不让他回避,却故意拖着不办。等元相回来了,又任凭他派自己相熟的李岘去查案。”
此时的李适,已经是二十岁的青年。不过在一年以前,李适的妻室王氏,已经为他生下了一子,名曰:李诵,也就是后来的唐顺宗。
代宗在听了李适这番言论以后,却觉得这个已经做父亲的儿子,还不成气候。
“你可知道元相为什么千里迢迢赶回长安吗?”代宗问道。
“元相担心刘晏一倒,损害他这位右相的权威。”李适回答道。
代宗听了,直摇头。
李适又猜测道:“那就是元相怕粮草接济不上,专门赶回。”
代宗又摇头。
李适只好道:“孩儿实在不知。”
“要用思考代替发问。”代宗循循善诱的说道,“你再想一想,元相为什么突然赶回长安。”
李适低下头,痛苦的想了好大一会儿,最终无奈的摇头。
代宗心头一震,在心里叹气道:“此子资质还是不够。”便道:“史朝义败亡之期,已经注定。元相不用再担心,这是其一。“
“宫内的禁军在程元振手里,宫外的神策军在鱼朝恩手里,还有羽林军的统帅郭英乂、金吾卫大将军曲环,神武军大将军药子昂等都是元相的部下,他其实不担心朝局生变。”
代宗说完,又问李适:“你再想一想元相为什么急着赶回来?”
李适这下得仔细思考,最后弱弱的猜测道:“莫非是元相想要更进一步?”
后面的话过于耸人听闻,不便说出口。
代宗长出一口气,但没有训斥李适,只是道:“你真的要好好的思考。其实元相真正赶回来的目的,只是因为他绝不允许财政改革失败。”
李适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道理?”
代宗道:“自安禄山造反以来,朝廷税源枯竭,徭役繁重。百姓流离失所,良田荒芜殆尽。我朝在大乱之后,必须进行重建。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财税改革,保证朝廷赋税充足,市场不会受到损害。”
李适终于明白了,皱眉道:“父亲就不担心元相借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威胁到大唐的安危。”
代宗叹道:“这就是你不懂的地方。眼下大唐各节度使不奉朝廷号令,甚至各自为政。天下能镇住他们的人,只有元相了。”
李适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服气。元载再亲还是外人,怎能把相权和兵权全交给一个外人呢。
这种情况,元载其实早有预料。但是时势造英雄,天下舍我其谁。
元载回到府上,刚踏足后院,便感到身后有人。混乱的气流,让元载探知对方的出剑方向,一个侧身避开长剑。紧接着一个转身,伸手中指和大拇指夹住剑身。
再看持剑之人,原来是述律绰。
述律绰笑道:“几个月不见,夫君的武功越发的高明了。”
元载松了手,笑道:“我这不过是雕虫小技,怎敢与江湖高手过招。要不是夫人手下留情,我必死无疑。”再看述律绰手中的鸦九剑,不禁感慨万千。
述律绰见元载盯着自己手中的剑,便笑道:“夫君看到此剑,是不是想起了当年我诬陷夫君的事情。”
江湖,许久不提,竟是那般遥远。
元载叹道:“那么多年前的事情,不提也罢。再说了,你诬陷我那阵,又没讨得什么便宜。”
述律绰收剑回鞘,将宝剑大大方方的递给元载。
元载握着宝剑,感受着沉甸甸的力量。叹道:“自从马嵬驿之事发生以后,我便不再用剑。”又把剑还给了述律绰。
述律绰接过鸦九剑,一手握着剑,一手挽着元载的胳膊。
两人踏着瑞雪,一起往内院走。
述律绰道:“我兄长来了信。他在信中说朝廷对他不够意思,放归了宁国公主不说,还不给回纥人财物珠宝。”
元载笑着问道:“夫人怎么回信?”
述律绰道:“我回信说,父亲和大哥在世时,已经拿了大唐给的出兵报酬。现在索要,毫无道理可言。再者朝中有夫君坐镇,谁敢索讨不成。”
元载哈哈大笑道:“夫人回的太硬了,非得把可汗气死不可。”
述律绰不以为意道:“这事儿只能气死他了。我这个二哥小气的要死,又没有半点长远的目光。如果再这样下去,迟早把自己弄死。”
元载脸上在笑,心里却在担心一件事。万一仆固怀恩和回纥勾结,联合进攻大唐又该如何处理呢?
唯一能劝仆固怀恩不要轻举妄动的人,现在待在元府休息。
述律绰看元载沉默了,打趣道:“夫君该不会是在想怎么讨伐回纥吧?”
元载笑道:“等我空闲了,再想这个问题比较合适。”
述律绰笑了起来,说道:“夫君就是言不由心,要是没有对付回纥、吐蕃和南诏的心思,我是不相信的。”
元载道:“我朝经过叛乱,需要休养生息,还不能够做到你说的那一步。”
要问仆固怀恩有没有想法,当然是有的,但没有实现的条件。有程元振坐镇监军,又有四字营作为主力,其他各路节度使都不敢轻举妄动。
仆固怀恩根本没能力搞事情,只能乖乖的按照元载临走前定下的方针,按部就班的讨伐叛军。
公元763年,这一年是广德元年。
幽州刺史李怀仙在程元振密使的劝说下归顺,史朝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在林中自杀。首级被李怀仙献给了仆固怀恩。
正月三十日,史朝义首级传至京城。
至此,自天宝十四载由安禄山发起的叛乱,终于在唐广德元年平定。
这场战乱使鼎盛时期的大唐,一落千丈。人口暴减,田地荒废,不少的地方豪强兼并土地。
历史由此来到了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