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三份奏折

中书省,大唐帝国最高权力机构。

中书令,在唐代被称为右相,总揽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玄宗朝自李林甫开始,到杨国忠都是一家独大,左右朝政。肃宗有鉴于此,他在位期间右相更迭频繁。再难形成权威,逐渐让中书省议政制度荒废。

到了代宗朝,元载被任命为右相,同时身兼朔方、河东、陇右、河西四镇节度使成为前所未有的第一人。

每日早朝过后的议政制度,再度恢复。

四月的一天,中书省门下各路官吏,以及其他部门官吏齐聚中书省。三三两两的站在阶下,等待元载到来。

元载被代宗传到内朝,商议机密大事,还没有回来。

吏部尚书裴遵庆,对亲近之人道:“听说河东节度使留后辛云京一本奏折送抵阁部,说仆固怀恩意图谋反。”

杜鸿渐道:“朔方与河东积怨已久,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

他曾担任朔方节度使留后,因此很清楚朔方和河东的恩怨。

裴遵庆问道:“到底有什么积怨?”

杜鸿渐正要开口,却听到有人喊道:“元相到!”

所有人听了这话,纷纷进屋,按照品秩高低,从里到外站好。

再一声“元相到。”

元载出现在门口,身穿朝服,手拿象牙笏,威风凛凛,众人不敢直视。

“参见元相。”众人行礼。

元载还礼,然后阔步入内来到桌案后,说道:“诸公请入座。”率先坐下。

众人纷纷入座。

中书侍郎裴冕道:“阁部昨日连续收到三份奏折,一份出自河东节度使留后辛云京之手,一份出自泽潞节度使李抱玉之手,另一份出自中使骆奉仙之手,都说朔方节度使留后仆固怀恩有二心,请朝廷从速决断。”

这件事,元载早就听说了。没想到闹到这么严重,以至于已经闹到朝廷。

元载问道:“仆固怀恩有没有上奏朝廷,为自己辩白呢?”

裴冕道:“有,都归在一起,请右相过目。”将手中的四份奏折,放在元载的桌案上。

元载粗略的过目之后,问道:“诸位有什么看法?”

杜鸿渐道:“朔方和河东自王忠嗣将军去世之后,便有矛盾。尤其是安禄山在担任河东节度使期间,与朔方刻意制造矛盾。不能只听一家之言,那样有失公允。”

王忠嗣曾经是朔方河东节度使,他去世后,朔方和河东就被玄宗刻意拆开。河东交给了安思顺,而朔方节度使则更迭频繁。

双方矛盾日积月累,十分严重。尤其是在李光弼以河东节度使领朔方期间,因他治军严谨,差点闹出兵变。

有些事,元载都亲身经历过。

没等元载发表看法,有人道:“仆固怀恩因辛云京不肯开城迎接他,恼怒之下自领兵屯于汾州,其子仆固玚领兵屯于榆次,李光逸屯祁县,路嗣恭屯晋州,张维岳屯沁州。如此阵势,恐怕不能轻易揭过去吧。”

元载一看说话之人,原来是辛云京的弟弟,现任左金吾卫大将军辛京杲。

杜鸿渐听了,不再说话而是看向元载。

辛京杲也向元载道:“右相,仆固怀恩为回纥可汗岳父,又自认为有讨平史朝义之乱的功劳,目中无人。再加上和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四帅刻意交好,外结交回纥,一定有并吞河东、泽潞之意,应该严加戒备。”

元载听了,便道:“此事,本相心里有底。”又问众人还有没有其他事。

刘晏道:“右相,下官和第五琦共事多时。认为第五琦确实有治理之才,望右相委任他一官半职,也毫无为朝廷效力。”

元载应道:“此事,本相会多加考虑。”再问众人。

众人摇了摇头,一般大事当众说,小事根据职称各自完成。

元载见事情结束,当即起身,离开了中书省。

来到偏殿,见一位替李抱玉送信的人。

“仁杰不待在冀州,怎会到京城。”元载见到马璘笑道,“还给李抱玉送信,一人身兼数职啊。”

马璘叉手道:“下官有事要见元相,因老长官在潞州,顺道拜访他,受老长官所托,送奏折进京投在阁部。”

元载笑着问道:“什么事劳烦你亲自跑这一趟?”

马璘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密信,交到元载手中。

元载接过信一看,竟然是恒州节度使李宝臣,也就是张忠志,写给相州节度使薛嵩的密信。

信中内容竟是,李宝臣在仆固怀恩反叛后,将为仆固怀恩的内应,写信劝薛嵩共同起兵。

元载神色变得凝重,问马璘道:“仁杰以为仆固怀恩会反叛吗?”

马璘道:“以下官愚见,他会。”

“这是为什么?”元载问道。

“原因无他,自尊心作祟耳。仆固怀恩恃功骄横,其子玚好勇而轻率,又与回纥结好,需要多加提防。”马璘回答的很干脆。

这也正应了元载在去年的担心。

元载问道:“如果他谋反的话,我该怎么做呢?”

马璘道:“朔方军一直以元相马首是瞻,追随仆固怀恩的人在少数。只需要留大取小,就可以轻松平定叛乱。”

“可是回纥不好对付!”元载追问道。

马璘道:“回纥南下无非是经过朔方、河东和幽州三个地方。河东有张光晟,幽州有李怀仙都不足为虑,只有朔方一路令人担心。相信以元相之雄才伟略,不用下官提点。”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不愧是中唐三大名将之一。

元载决心做两手准备,一面暗中调神策军在长安以北一带布防,一面决心派人前往朔方,安抚仆固怀恩。

派去的人,正是裴遵庆。

裴遵庆出身河东望族裴氏,官拜吏部尚书。在品级上符合仆固怀恩的胃口,而出身河东望族,又让仆固怀恩顾虑到地方豪强的关系,不敢轻举妄动。

何况元载不止派裴遵庆一人去劝说仆固怀恩,还有一个人随行。

这个就是仆固怀恩的女儿仆固忠婧,她此前一直待在元府调养身体。如今听说父亲被谗言所害,自然要前往朔方劝说、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