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人群中突然传出几声愤怒的斥责。原来是曾经在医院里目睹温景安和沈凌汐二人的法官刘柳,以及周春梅的家属们。他们满脸怒容,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纷纷朝着温景安和沈凌汐大声呵斥。
刘柳涨红了脸,用手指着温景安和沈凌汐,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你们两个太过分了!在这种庄重肃穆的场合,你们不但肆意捣乱,还大放厥词!你们的良心都到哪里去了?”
周春梅的家属们也纷纷围拢过来,情绪格外激动。周春梅的丈夫陈文曲双眼通红,悲愤交加地吼道:“春梅为了捍卫司法公正,连自己的性命都搭上了。你们却在这里胡搅蛮缠,质疑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你们于心何忍?”
周春梅年迈的父母,脸上老泪纵横,声音带着无尽的悲痛与愤怒:“我们失去了最亲爱的女儿,你们却跑来这里闹事,你们到底还有没有一点人性?”
家属们的声声斥责,如同一把把利刃,划破了追悼会现场原本就压抑的气氛。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周春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温景安和沈凌汐行为的强烈愤慨。
沈凌汐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目光冷冷地投向刘柳,语气中满是轻蔑:“哟,这不是刘柳嘛,看来前些日子你接连倒霉,苦头都白吃啦?怎么,还是没学聪明点,还敢对我们指手画脚?”
刘柳面色阴沉,怒目圆睁,直直盯着沈凌汐与温景安,咬牙切齿道:“你们居然一清二楚我这几日接二连三倒霉,说!是不是你们在背后搞鬼!”
沈凌汐嘴角轻勾,漫不经心地耸耸肩,一脸无辜道:“这可真是冤枉我们了。您自己诸事不顺,哪能赖到我们头上,和我们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刘柳和周春梅的家属们此刻被气得浑身发抖,胸膛剧烈起伏,眼中满是愤懑与不甘。刘柳平日里作为法官,行事向来沉稳果决,此刻却被气得几近失态;周春梅的家属们本就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之中,如今又遭遇这般状况,情绪更是濒临崩溃边缘。
这几天,他们满心期望能通过报警将沈凌汐和温景安这二人绳之以法,为此多次拨打报警电话,详细陈述事情经过,言辞恳切地请求警方尽快将二人抓获。然而,警方的调查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二人依旧逍遥自在,这让他们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而刘柳这段时间仿佛被厄运缠身,各种倒霉事接踵而至。工作上,原本顺利推进的案件突然出现诸多棘手问题,让她焦头烂额;生活中,家中也状况百出,一连串的烦心事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在如此庄重肃穆的追悼会上遇见沈凌汐和温景安这两个“瘟神”。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她内心的愤怒瞬间被点燃到顶点。
面对这两个身份神秘、行事诡异的人,刘柳和周春梅的家属们满心无奈。他们空有满腔怒火,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沈凌汐和温景安,徒呼奈何。
就在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中,温景安微微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一丝冷峻与悲悯,他缓缓扫视着周围神情各异的法官,声音低沉却清晰有力地开口说道:“你们法官不妨看看这残酷的现实,在社会的最底层,无数百姓正遭受着数不清的不公待遇。他们每日鸡鸣而起,日落而息,为了那微薄得可怜的收入,在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劳作,累弯了脊梁,磨破了双手,只为了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沈凌汐轻轻接过话茬,她的眼神中满是动容与愤慨,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是啊,这些善良朴实的人们,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份安稳,一丝公平。可现实呢?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仗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无情地剥夺他们应得的权益。他们满心期盼地向司法寻求庇护,渴望能得到一丝公正的曙光,可等来的却是冷漠的回应,是无尽的推诿。司法,这本该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固堡垒,在这些底层百姓最需要的时候,却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遥不可及,甚至沦为了某些人手中的工具。”
温景安的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的语气愈发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些可怜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重压下,在一次次遭受不公的打击后,内心的希望一点点被磨灭,最终在绝望的深渊中,无奈地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犯罪。可当他们犯下罪行后,法律却以一种近乎严苛的姿态出现,毫不留情地对他们进行严厉惩处。全然不顾他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水深火热,承受过多少难以言说的苦难与委屈。这样的做法,真的公平吗?这样的法治,真的是你们所期望的吗?”
两人说完后,追悼会现场原本压抑沉痛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复杂而微妙,仿佛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在场的多数法官对温景安和沈凌汐的言论颇为不屑,认定他们诋毁英烈、悖逆公序良俗,理当予以惩处。然而,法官们虽有心却无力处置这二人。诸多试图将温沈二人驱离的保安与法警,皆莫名消失,不知去往何处。法官们只见沈凌汐轻抬手臂,那些保安法警便被甩至远处,旋即不见踪迹。此次追悼会安保布置周密,处于戒备状态。但温景安和沈凌汐身为陌生人却得以进入,足见二人并非寻常人物。法官们尝试报警,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难以召来警察应对局面。尤为怪异的是,追悼会现场仿佛被某种力量封闭,有法官欲出门求助,却被一股强劲之力反弹回来,无法走出。鉴于此等情形,众位法官只能任由温景安和沈凌汐在现场随性发言。
就在此时,队伍之中,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女法官李亦雯,微微蹙起秀眉,心中暗自思忖。
她入行不久,怀揣着对司法公正最纯粹的向往踏入这一行列。眼前温景安和沈凌汐的举动以及现场混乱又诡异的状况,让她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一方面,理智告诉她,眼前这两位神秘陌生人未经许可闯入追悼会并发表言论,从程序上来说确实扰乱了秩序;可另一方面,他们话语里提及的一些司法现状问题,又像一把锐利的钩子,勾住了她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隐忧。
李亦雯想起自己在处理案件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因各种复杂因素而难以推进的情况。那些潜藏在司法流程中的细微瑕疵,虽然平时不易察觉,但日积月累,会不会真的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天平?她不禁自问。
看着周围同事们或愤怒或无奈的表情,李亦雯意识到,大家似乎都被眼前的突发状况困住了思维。也许,这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司法工作的契机,一个打破常规思维的时刻。她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今天这场风波如何收场,自己都要在今后更加努力,为司法公正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让任何潜在的问题被忽视。
在这片混乱与迷茫交织的氛围中,李亦雯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仿佛在混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
李亦雯定了定神,缓缓迈出脚步,朝着温景安和沈凌汐走去。她身姿挺拔,制服笔挺,尽管内心尚有一丝紧张,但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全场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同事们有的露出担忧之色,生怕她遭遇不测;有的则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她能打破这僵持的局面。
温景安和沈凌汐注意到了走来的李亦雯,两人微微挑眉,眼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挑衅。李亦雯站定在二人面前,声音清脆而沉稳:“二位,我理解你们想表达对一些司法现象的看法,但在这样的场合用这样的方式,显然并不恰当。追悼会是庄严肃穆之地,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不容打扰。”
温景安冷笑一声:“哼,恰当?如果正常途径能引起你们的重视,我们又何必出此下策?”
李亦雯并未被他的态度激怒,而是平静地回应:“司法体系或许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问题,就否定整个司法系统为维护公平正义所做出的努力。而且,解决问题需要理性的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而非制造混乱。”
沈凌汐双手抱胸,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亦雯:“小丫头,说得倒是轻巧。那你说说,对于那些被生活逼到绝境而犯罪的人,该如何处置才算是公平?”
李亦雯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说道:“首先,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触犯法律就应当接受相应的制裁,这是原则。但在量刑和后续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考虑犯罪动机、成长背景等因素,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这并不是对犯罪的纵容,而是为了真正实现司法的教育和改造功能。”
温景安面色凝重地开口道:“你啊,真是太天真了!你根本就不了解这其中的真相和残酷性。一旦一个人犯下罪行留下了前科记录,那他在这个社会上将会面临无尽的歧视和偏见。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四处碰壁,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或者正常融入社交圈子。”
“更别提在监狱里的日子了,那里可不是什么充满关怀与温暖的地方。相反,罪犯们常常遭受欺凌和不公平对待。就连狱警跟他们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是异常严厉的,丝毫没有半点温情可言。事实上,所谓的服刑不过就是走走程序罢了,对于改造罪犯、让他们重新做人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
说到这里,温景安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愤愤不平地继续说道:“还有那些被判处死刑的人,其实好多都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的,但最终却依然逃不过一死。而你们这些法官呢,向来都是对官员从轻处罚,对普通百姓则严惩不贷。不仅如此,冤假错案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如果不是家属坚持不懈地上诉申冤,你们恐怕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就算最后不得不进行纠错改正,在给予受害者后续赔偿方面,也是能省则省、能扣就扣,甚至还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克扣行为合法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无辜蒙冤入狱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岂是区区金钱能够弥补得了的?更为糟糕的是,你们这些所谓的法官,在面对当事人时毫无耐心可言!对于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和困境,你们不仅毫不关心,更是粗枝大叶、敷衍了事!你们根本就没有用心去了解每一个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真相,只是机械地依据法条来草率判决。甚至当遇到那些实际上确实存在,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而缺乏确凿证据的案子时,你们竟然选择不去深入调查真实情况,而是胡乱判案,简直是草菅人命!再者,碰到具有争议性的案件,你们这些法官又极其容易被个人情绪左右,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公正与客观,这样如何能保证公平正义得以伸张?更别提那数量众多的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黑心法官了!这不仅仅是你们司法系统内部的问题,整个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也都充斥着不公平、不人性化的现象。就拿向慧的案件来说吧,如果你们法官能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怀,而那位追悼的周春梅如果能对这类情况加以重视并积极干预,这场悲剧原本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啊!然而事实却是,你们处处犯错,到处都是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似乎已经根深蒂固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即便有人想要尝试改变这一现状,可绝大多数人却宁愿选择墨守成规,继续维系着这不公不义的局面。对此,你究竟作何感想?”
李亦雯静静地听完温景安这一大段慷慨激昂且饱含愤懑的话语,神色始终保持着镇定。她微微仰头,目光坦然地迎上温景安和沈凌汐审视般的目光,缓缓开口:“您所说的这些现象,确实在司法体系以及社会的某些角落存在着,我不否认。但正因为看到了这些问题,我才更加坚定了要投身司法事业,努力去改变现状的决心。”
“没错,有前科的人在社会上面临诸多困境,监狱环境也有待改善,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正视并且逐步去解决的。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法律的底线,对犯罪行为姑息迁就。法律的制裁是一种威慑,它警示着人们不能随意触碰社会秩序的红线。”
“至于您提到的死刑、量刑差异、冤假错案等问题,不可否认,司法实践中曾出现过这些失误。但整个司法系统一直在努力改进,不断完善制度、提升人员素质,加强监督机制,尽可能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每一次冤假错案的纠正,都是司法进步的体现,虽然对受害者而言补偿或许来得太晚,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司法改革的决心和努力。”
“关于法官的态度问题,确实存在个别害群之马,但不能以偏概全。大多数法官都怀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公正的执着在履行职责。我们每天面对大量案件,压力巨大,但这绝不是忽视当事人权益、不认真对待案件的理由。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要倾听每一个当事人的声音,探寻每一个案件背后的真相。”
“而对于社会各行业的不公平现象,这不是司法系统单方面能够解决的,但司法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责任也有义务发挥引领作用。我们要用公正的判决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公平、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就拿向慧的案件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味指责。司法工作者需要更加敏锐地察觉到案件背后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提前介入,积极沟通,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同时,这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心理疏导和帮扶机制。”
“我知道改变现状并非一蹴而就,前方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司法工作者坚守初心,每一个公民都积极参与监督,司法公正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今天您提出的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是鞭策,也是动力。我愿意从自身做起,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人性化的司法环境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