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章 曲尼

第111章曲尼

秋日,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秋天呈现出最佳姿态。

而燕国的领土,却遭受着灭顶之灾祸。

伴随着大唐骑兵的介入,草原上蛮人和荒人开始有所收敛。

燕国的都城,也终于保住了。

夕阳下的边境线。

刀光剑影的混战早已结束,身披甲胄的将士纷纷倒地暴毙于血泊之中,渗透鲜血的残衣裹着模糊的血肉,任有垂死挣扎之人,艰难地在残肢断臂间爬行,一片血污的面孔上,露出绝望和希望交织的恐惧之色,嘴里发出微弱的呻吟,被呼啸的劲风吹得消散,和血腥味一起弥漫开来,遥遥飘去。

一场血战,留下了满地的尸首。

隆庆和崇明两人此时血染战袍,在战场上面对面站着,两人心绪复杂。

“隆庆,你终于回来了。”崇明咬着牙,忍不住眼泪流出来,跪伏在地上,心中无比的悲痛。

半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整个燕国的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

燕王重病,支援他们燕国的军队,迟迟无法赶到。

满朝文武乱作一团,所有人都没有解决的办法。

一部分人想着投降,一部分人想着放弃燕国都城以北的领土,甚至有人想着迁移都城。

崇明作为当朝太子,为了保留皇室的尊严,只能披甲上阵,做出表率,守护燕国的子民。

“是啊,我来了。”

隆庆满是鲜血的脸上,显得有些淡漠,作为修行者,自从经历了光明神山拜师之后,对于道,有了新的体悟。

冷静地面对一切事物,这才是境界提升的关键。

看着如此坚毅的隆庆,崇明又觉得自己太过于懦弱,忍不住发笑起来,嘲笑自己的软弱,未来燕国的君王,居然是个这般懦弱的人。

紧接着,崇明开始对着隆庆夸赞起来∶

“不愧是你,竟真的迈入了知命境界,考入了书院的二层楼,站在了这个世界的至高点。”

“崇明,你受苦了。”

隆庆其实非常的想喊一声哥哥,只是话到了口头,又变成了崇明二字。

昔年,燕国战败,崇明被立为太子,又送往了唐国,当做质子,他的人身自由被全面限制。

反观隆庆,却被燕王,送往西陵深造,哪怕并不受待见,这是燕国给予他最好的帮助。

正因为这样,隆庆才能在后来的日子崛起,一步步的踏上了书院二层楼,成为,需要世人仰望的样子。

各国的军队入驻燕国,草原上的蛮人,和荒人早已经失去了决战的信心。

大唐和西陵方面,自然不会放任蛮人和荒人这般的凶残。

临近燕国地界,有一座大唐的城池,名为土阳城。这是一座坚固的壁垒,在早期历史上,也曾经属于燕国,在某一个时代大唐的铁骑踏过,这座城池便成了大唐的城池。

早期的土阳城,并不能称之为城,到了大唐的手中,才逐渐的形成一个城池的样子,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城墙上有一个巨大的烽火台,上面燃烧着熊熊烈焰,城门洞里,有两匹高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地站在那里。

大唐的镇北大将军夏侯,便常年驻守在这里.

北方的荒人和蛮人组合的骑兵,号称战无不胜,可他们为什么不敢入侵大唐地界?

自然是因为夏侯,他带领的骑兵,曾经给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种下无限的梦魇。

土阳城里,有一座巨大的营帐,许多将领围绕着沙盘,互相讨论着关于北方的战事。

夏侯站在沙盘的最中心,身旁跟着一个青年将领。

“大将军,又有军书发来了,催促我们赶快进入草原。”

夏侯看着身旁毛躁的副将训斥道:

“急什么,我们刚在燕国和那些蛮子大战过,正是疲惫的时候,轻易的进入草原,吃了败仗岂不是有损我大国风范,更何况各国的军队,已经就位,让他们打头阵,我们坐收渔翁,才能真正的取得最大的战果。”

“可是,长安城里的那些大人物,不可能会理解我们的,在燕国的战斗中,我们损失的太少,已经引起了那些大人物的怀疑,觉得将军是对畏惧草原蛮人。”

“放屁,那些狗东西,什么都不懂,就喜欢瞎掺和,损失的少,但是我们的战果很大,近些日子,难道没有表彰我军英勇的文书发到么?”

林零张了张口,却只能叹道:“没,没有。”

没有就是没有,战功哪怕再大,在那些文人笔客手中,就是狗屁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