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走了,他继续开始游历,却将烂摊子交给了势力最弱的李仲易手中。
没有权势欲望的李仲易,拿到手的唐国,便如一个空壳子,甚至不如那些大臣们有权利,尤其是在和平年间,他对唐国的控制便更弱了。
为了拦回权利,李仲易便做了一些蠢事,更失民心,那些朝臣们也对他大失所望。
幸好的是,整个朝廷上下,几乎都是书院弟子,这些人坚信唐王会变得好起来,因为唐王是夫子任命的。
李沛言虽然掌控了许多的权力,却仍然不甘心。
凭什么,他这个废物弟弟能做唐王?就凭他可笑的善良么?
朝堂上,李沛言眼睁睁的看着赈灾款落入到了那些书院派系的臣子手中,他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做官字两张口,上下通吃。
可笑的是,李仲易自以为拯救了万千黎明百姓,高兴的大摆筵席,宴请那些大臣。
经历了十多年,李仲易才真正坐稳了皇位,才真正懂得皇帝的制衡道,懂得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
可这些年,他的错误,却需要万千的黎民百姓买单,是用百姓的性命去填出来他的政治头脑。
老百姓不会起义,在修行者的世界,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
修行者的存在,让底层断绝了成功的一切可能。
不管大唐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书院的一切补给所需,仍旧需要大唐提供。
君陌来找颜瑟,便是为了让书院的黄鹤教习更好的和唐王聊这方面的事情。
书院后山的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修行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也造就了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
而想要无忧无虑的开拓这些领域,便需要一笔庞大的经费,这些钱也都需要靠大唐这个宝库。
宁缺回山了,却也被发现他入魔了。
夫子有教无类,作为夫子的亲传弟子,入魔并不影响宁缺在大家眼中的地位。
当然,若是书院普通弟子入魔,那他百分百被教习抓起来,揍死。
唯有后山的弟子,才有那一份特权。
哪怕唐人,也决不允许魔宗那些恶劣的人存在。
毕竟,在修行界,人们排挤魔宗是一个很普遍的风气,是无法阻挡的浪潮。
书院小师叔,单剑破魔宗的传说,一直都是唐人眼中的神话。
宁缺终于,再度问出了当年宣威将军府惨案的事情。
夫子都已经死了,还有必要,一直保留这个秘密吗?
这次,没有人隐藏,君陌很直接的说了。
天启元年,光明大神官预言永夜将至,并且冥王之子就在大唐长安城。
于是,光明大神官离开了西陵,来到长安城。
亲王李沛言是这个案子的审理者,镇北大将军夏侯是这个案子的执行者。
而真正的幕后主使,便是光明大神官。
“怎么可能?”
宁缺确实怀疑过光明大神官,却无法让自己相信,这件事情就是光明大神官所为。
他曾在岷山逃难,曾经在燕国边境逃难,最终又回到了大唐边境。
他和桑桑,曾经无数次的预见了死亡,他们两人活得很累,可是有一道光却始终照亮着他们。
他们坚信,光明大神官是一个伟大的人。
宁缺想过,报仇之后,就加入光明殿,也成为一个济世救民的好人。
“二师兄,因为永夜将至,便要杀死宣威将军府上百口人?”
“林将军,他不是大唐的功臣?”
宁缺的脸涨得通红,眼珠瞪的几乎要掉出来,紧紧的咬着牙,眉毛也几乎要飞起来,连头发都跟着颤抖起来。
一年前,宁缺还是一个不能修行的普通人,他刚考入书院,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计算着什么时候能杀死下一个仇人。
而这一年多的时间,宁缺从一个不能修行的废物,接连突破修为至知命境界,并且凭着元十三箭能爆发出超越他原本境界的力量。
可他现在,突然有些崩溃,魔宗功法泄露,他的双目猩红,似乎随时都要陷入狂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