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四章 修路资金

清晨的山村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付平已经带着电视台的摄制组坐上了开往镇政府的摩托车。王占奎骑车技术不错,七弯八拐地穿行在山路上,速度不快,但很稳当。

孙丽丽坐在后排,脸色有些苍白。她不适应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又不好意思开口抱怨。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孙丽丽曾经走访过不少贫困村庄,但像芝麻山村这样偏远闭塞的地方,她还是头一次来。她暗暗盘算着,这次报道一定要挖掘出一些有深度的素材,展现农村扶贫工作的难点和突破口。

摄影师老朱则老神在在,一手扶着摄像机,一手抓着车架,像是完全感受不到颠簸。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摄影师,什么样的条件都拍过,这点颠簸算不了什么。不过他也在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着最佳的取景角度。他知道,一个好的画面,有时候比言语更有冲击力。

"村长,慢些啊!"老朱探出身子大声喊道,"路这么颠簸,我们拍摄都晃成了花生米!"

王占奎回过头来,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怎么,不看看我们村里的美景了?"

老朱头一仰,正要回嘴,只听"砰"的一声,车胎磕在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差点没当场摔了个狗吃屎。他连忙扶稳身子,气哼哼地说:"能不能修修这该死的路?真他妈的..."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嘛。"付平轻笑着说,"等会您就能看到这条路的改头换面了。"

他们很快就到了镇政府大门口。付平熟门熟路地下车,向守门的工人打了个招呼,就大摇大摆地往里走。老朱连忙跟上,一边小跑一边对着镜头比手画脚:"这就是芝麻山村的大学生驻村干部付平同志,咱们今天就跟着他,一探他平日里的工作生活..."

付平已经走进了政府大院,径直来到镇长李爱明的办公室。只见李爱明正襟危坐,神情拘谨,手下的几个科室主任也都面色僵硬地陪着。

然后他便瞧见了两人身后的孙丽丽跟老朱。

惊讶之色一闪而过,赶紧站起,快步迎上去,苦笑道:"孙记者,你们怎么跟来了!"

孙丽丽若有深意地笑着道:"李书记不欢迎吗?"

"欢迎欢迎!"李爱明连忙道:"只是我这儿乱糟糟的,委屈两位了。"

孙丽丽大手一挥:"不用管我们,你们聊就是了,涉及敏感问题我们可以删掉。"

"额......好!"

李爱明迟疑着走回座位坐下,简单交代几句,就给财政所所长打了个电话,然后让二人去了财政所所长办公室签字领钱。

"小付啊,芝麻山村这个扶贫点,可是咱们全镇的重点啊。这钱呢,我特意给你留着,16万,够用了吧?"李爱明开门见山。

"够是够,就是这钱怎么用,得好好琢磨琢磨。"付平皱着眉头说。

"还能怎么用?修修村委会,添置点设备呗。"李爱明很是不以为然。

付平摇了摇头:"李书记,我觉得吧,钱要用在刀刃上。修村委会,村民们看不到实惠,心里不服气。还是得先把路修好,方便村民出行。"

"修路?"李爱明有些惊讶,"那得花多少钱啊。"

"我算过了,材料人工加起来,16万差不多。"付平信心十足地说。

李爱明犹豫了一下,眉头紧锁。他考虑的显然不只是钱的问题,还有政绩的影响。如果把钱都用在看不见摸不着的路上,领导考察起来,他这个镇长恐怕也要被穿小鞋。

付平看出了他的顾虑,微笑着说:"李书记,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村民脱贫致富就有了基础。到时候,您的政绩也会更好看啊。"

李爱明被说动了,眼睛一亮:"有道理!小付啊,你不愧是念过书的人,想得就是周全。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付平笑了笑,眼神里透出一丝狡黠:"李书记,还有个事儿。这钱您看是直接发给村委会,还是咱们想个法子,让老百姓直接得实惠?"

"怎么个法子?"李爱明来了兴致。

"我琢磨着,咱们可以搞个以工代赈。修路的活儿,就让本村的贫困户来干,工钱从这16万里出。一来能让他们得实惠,二来还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付平慢条斯理地说。

李爱明拍案叫绝:"好主意!就这么办!小付啊,你这脑子,比我这个镇长的还灵光啊!"

付平笑而不语,谦逊地低下了头。王占奎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心里暗暗佩服付平的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