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九章 考察风波(四)

......

午后,村委会的会议室里,专家组与村干部们围坐在一起。

田主任环视四周,缓缓开口:"这次来,我们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付平同志到任以来,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成效上,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意见。"

话音刚落,王占奎率先发言:"付干部来了不到半年,给我们村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修路、修渠、搞合作社、卖药材,他是一刻也没闲着。这样的好干部,我们打心眼里拥护!"

"就是,付干部一天到晚跑前跑后的,我们都怕他累垮了身子。"一组组长王大虎附和道。

妇女主任王翠花接过话茬:"还有啊,付干部为人也很亲民。逢人就笑,跟谁都能聊上几句,村民们都喜欢他。"

"我还听说,他经常帮村民们干农活,什么种水稻、割蕲艾的,都干。"三组组长王铁牛补充道。

田主任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言,不时点头示意。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徐徐开口:"付平同志年轻有为,工作热情高,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尤其是涉及村集体利益的事情上,大家觉得他做得怎么样?"

话题忽然一转,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半晌,王占奎犹豫着说:"付干部刚来,对村里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可能还不太了解。有几次在处理土地流转、资金使用的问题上,我们没能沟通好,闹了点不愉快。但这不能怪付干部,是我们没有配合好。"

"对,付干部的一片心都在为村里谋发展上,我们有时候想得不如他长远。"二组组长刘春生也替付平说起好话来。

田主任听罢,缓缓点了点头。他转向汪教授和罗主任,示意他们可以提问了。

汪教授清了清嗓子,语气严肃地问:"我听说,付平同志搞合作社、卖药材,都没经过村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是他一个人说了算,这是不是属实?"

这话一出,村干部们面面相觑。王占奎局促地解释道:"那个......情况有点特殊。当时药贩子要搅黄我们的生意,情况紧急,付干部就果断拍板了。事后我们也都同意了他的做法,觉得做得对。"

汪教授冷哼一声,似乎对这个说法并不满意。倒是田主任,以一种略带玩味的语气插话道:"依我看,付平同志工作积极性这么高,你们还不如干脆把实权都给他得了,省得互相掣肘。"

"这......恐怕不合程序吧......"王占奎迟疑着说。

"程序?那都是死的!关键是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去干!"田主任话里有话地说。

一番话说得王占奎等人一愣一愣的,竟不知该如何接茬。倒是汪教授适时打断了这略显尴尬的沉默。"行了,今天就先谈到这里。我们也不是来找茬的,主要还是想多了解一下情况。"他站起身,示意会议结束。

村干部们如蒙大赦,忙不迭地告辞离去。专家组三人则留在会议室里,交换起意见来。

"两位觉得,这个付平怎么样?"田主任开门见山地问。

罗主任冷笑一声:"还能怎么样?年轻气盛,只知道蛮干。政治嗅觉差得很,完全不懂得尊重我们专家组的威信。"

田主任却不以为然:"罗主任,恕我直言,这位付平虽然工作方法有些生猛,但在政绩上却是实打实的。您也听村干部们说了,修路、修渠、搞合作社,村里的面貌变化很大。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那也不能不顾程序啊!"罗主任据理力争,"再说,他那个合作社,搞得那么急,能持久吗?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垮了。"

汪教授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我觉得这些人说的未必都是实话,反倒一心想着怎么对抗我们的调研,妨碍我们结果的公正,走错路了啊!”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是定了性了。

罗主任立刻附和道:“汪老说得对,现在整个村委组织都护着他,我们得想办法获取到真实的情况才行。”

汪教授嗯了一声,“得找些普通村民单独聊聊。”

田主任似有不甘,还想再说什么,但看汪教授已经拿定了主意,也只得暂且按下不表。

另一边,被"请"出村委会的付平并不知道会议室里的这番讨论。他一个人在村口的槐树下站了许久,望着村民们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心中既有喜悦,又有忧虑。

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芝麻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村民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忧的是,一些陈规陋习和腐朽观念,仍在阻碍着他的脚步。村里那些长久形成的利益固化格局,又岂是他一时半会儿能撼动的?

"付干部,专家组的意见会很重要吗?"不知何时,刘逸霏出现在付平身旁,轻声问道。

付平回过神来,朝她微微一笑:"会很重要,但也不是全部。组织上派我来,就是要我脚踏实地去干,而不是去讨好某些人。只要我问心无愧,该怎么干就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