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钢铁丛林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付平走在小区的路上,突然怀念起芝麻山村的空气来。那里的空气总是那么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老师,你说陈老会不会帮我啊?"付平一边帮吴孟森提着一盒茶叶,一边好奇地问道。
吴孟森理了理衣衫,笑着说:"小毛病自己就能看,普通毛病找普通医生,你那个村子里的大病,就只能挂专家号了。至于陈老帮不帮你,就要看你的机缘了。"
付平听了,心里不禁一阵激动。如果能有陈老这样的老前辈指点,芝麻山村一定能找到一条好的出路。到那时,老百姓的生活会大大改善,自己的前途也会一片光明。想到这里,付平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当付平满怀希望地来到陈老家里,向他说明来意时,陈老却只是客客气气地打着太极,对出谋划策这件事避而不谈。
"陈老前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给指点指点,我们村里肯定能找到一条好路子。"付平恳切地说。
陈老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慢悠悠地说:"小付啊,发展农村经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每一样都不能马虎。"
"您说得对!"付平连连点头,"所以我们更需要您这样有经验的前辈来指导啊。您给把把关,我们就有底气多了。"
陈老放下茶杯,笑着摇摇头:"我啊,现在也退休了,你们村里的情况我也不太了解,贸然给意见,只怕适得其反。你们年轻人有干劲,自己多琢磨琢磨,总能找到门路的。"
"可是......"付平还想再说什么,陈老却挥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行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吧。我一会还有事,改天有空,老吴,我再请你们吃饭,好好聚一聚。"
付平见陈老已经有送客的意思,只好和吴孟森一起告辞。走出陈老家的大门,付平忍不住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失望。
吴孟森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别灰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再想想别的法子。"
"老师,我总觉得陈老是在推脱。他明明对农村工作很有经验,却不愿意帮忙。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让他不高兴了?"付平有些沮丧地说。
吴孟森沉吟片刻,说:"你要理解陈老,他一辈子为党和人民工作,现在年纪大了,只想安享晚年。让他出面帮忙,未免强人所难了。再说,他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
"可是......"付平还想争辩,吴孟森却打断了他的话。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走,请你吃早点去,边吃边想办法。"
两人在路边找了个小摊,要了几个包子和一碗粥。付平有一口没一口地吃着,心里却乱糟糟的。他明白陈老的苦衷,但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
次日,付平颓丧地坐上了开往芝麻山村的班车。车身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他的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从城市的钢筋水泥,到乡间的泥土砖瓦,一路景色的变迁,仿佛在嘲弄着他这个穷书生的不自量力。
付平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下车,一摞从江州大学图书馆借来的资料压在他单薄的肩头。他环顾四周,熟悉的低矮破旧建筑映入眼帘,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回来啦,小付!"王占奎笑呵呵地迎了上来,他的媳妇紧随其后。
付平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从包里掏出一瓶白酒和化妆品:"王主任,王婶,路上见到的,你们拿去用吧。"
"哎哟,你这孩子,又破费了。"王大婶接过礼物,喜上眉梢。
"怎么,在城里受了委屈啊?"王占奎乐呵呵地接过酒,他那缺了几颗门牙的嘴合不拢似的。付平摇摇头,神情黯然。
付平别扭地捂着屁股,踱进屋里。他扯下裤子一看,后兜上赫然一道口子,不知何时被刀片划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