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章 一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

“可不是嘛,那时候,别说吃饱穿暖了,就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我们一家五口,就挤在那破草棚子里,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那日子,真是没法说啊……”王和平回忆着过去,语气中带着几分辛酸。

“是啊,那时候的日子,确实苦。”吴孟森也跟着感慨道。

“不过现在好了,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王和平接过话头,黝黑的脸上满是欣慰,“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子,吃穿不愁,孩子上学也免费,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是啊,和平叔,您说的对,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付平深有感触地说,“不过,咱们村里现在还是有些困难,比如……”

“比如老张家那小子,考上大学是好事,可学费生活费,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啊!”王和平接过话头,叹了口气,“老张两口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来那么多钱?这不,前阵子,老张还为这事儿愁得睡不着觉,跑到我家来诉苦呢!”

“是啊,和平叔,这事儿我也听说了。”付平点点头,接着说,“不过您放心,我已经帮老张申请了助学贷款,还有一些补助,应该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王和平一听,顿时喜笑颜开,“付干部,你可真是帮了老张家大忙了!我就说嘛,你小子是个热心肠,一定会帮老张家渡过难关的!”

“和平叔,您过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付平谦虚地说,“咱们都是一个村的,谁家有困难,能帮就帮一把,你说是不是?”

“对对对,应该的,应该的!”王和平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许。

吴孟森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年,农村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而像付平这样的基层干部,正是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扎根基层,为民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和平叔,您看,这天也不早了,我们就先到其他人家走访一下,改天再来拜访您。”付平看了看时间,站起身说道。

“好好好,你们忙,你们忙,有空常来家里坐坐。”王和平热情地把他们送到门口,目送着他们远去,这才转身回到屋里。

付平一行人走访了几户人家,每到一处,他们都与村民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真记录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吴老师,您看,咱们村现在的情况,您有什么建议吗?”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付平向吴孟森请教道。

“嗯……”吴孟森沉吟片刻,说道,“我觉得,咱们村现在发展势头很好,但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要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还要……”

吴孟森侃侃而谈,从产业发展到基础设施建设,从教育医疗到文化生活,他都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付平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用笔记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他知道,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是吴老师多年来对农村问题研究的结晶,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付平一行人走在田埂上,他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老长,像是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投下了一道道无法抹去的印记。

“付平啊,我这次来,看到你们村的变化,真是打心眼里高兴啊!”吴孟森感慨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和激动,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满怀热忱的自己。

“是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确实很大。”付平点点头,黝黑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路也修好了,房子也盖新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老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这都是党的政策好,也是你们这些基层干部辛苦付出的结果啊!”吴孟森拍了拍付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咱们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谢谢老师,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的!”付平坚定地说,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他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村口。

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傍晚,显得格外突兀,把毫无防备的吴冲吓得浑身一哆嗦,差点跳起来。

“哎哟,我的妈呀!”吴冲惊魂未定地拍了拍胸口,转头一看,只见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手里还拿着一个冒着烟的“二踢脚”,正得意洋洋地看着他。

“哈哈哈……”孩子们见状,纷纷捂着耳朵,嬉笑着四散奔跑,银铃般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给这静谧的黄昏,增添了几分热闹和欢快。

王二虎见状,笑着拍了拍吴冲的肩膀,打趣道:“冲哥啊,这就被吓着了?乡下过年,热闹着呢!等会儿还有烟花爆竹,管你受不受得了。”

吴冲尴尬地笑了笑,心想:这乡村过年,还真是与众不同啊!这爆竹声,在他听来,不再是震耳欲聋的噪音,而像是欢快的音符,奏响了新年喜庆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