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芝麻山村的公鸡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新一天的报晓。薄雾像轻纱般笼罩着整个山村,露珠在稻田里闪着晶莹的光芒。
今天是大学生们来村里的第四天。按照计划,白天是职业技能培训,晚上留给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自由活动。
吃过早饭,村民们陆陆续续地往村委会的方向走去。今天村委会格外热闹,门口的大喇叭早早地就响起了欢快的音乐,通知大家参加职业技能大培训。
村委会坝子里,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摆着案板、菜刀、瓶瓶罐罐,旁边还堆放着新鲜的蔬菜。这是为烹饪培训准备的场地,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葱姜蒜香味。
坝子外面,两辆崭新的驾校车格外引人注目。这两辆车是江城职业技术学院专门从黄州市里协调来的,昨天到的镇上,今天早上才用拖车拉到村里,可见校方对这次活动的重视。不少村民,尤其是年轻小伙子,都围着这两辆车看来看去,眼里闪着好奇和兴奋的光芒。
往常这个时候,村民们早已下地干活,可今天却一个个穿戴整齐,三三两两往村委会赶。
村口的大榕树下,几个老人坐在石凳上闲聊。
"老李,听说今天有什么职业技能大培训?"一个秃顶老人问道。
"可不是嘛,老张。"李大爷抽了口旱烟,"听说是江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娃儿们来教。"
"哟,那可得去瞧瞧。"张大爷眼睛一亮,"咱们这穷山沟里,难得有这种好事。"
几个老人慢悠悠地站起身,拄着拐杖往村委会方向走去。
村委会门前的大坝子里,早已聚集了不少村民。男人们大多站在外围,女人们则挤在里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听说要教开车呢,"一个年轻小伙子兴奋地说,"我可得好好学学,以后说不定能去镇上当司机。"
"就你?"旁边一个中年男子笑道,"连自行车都骑不稳,还想开汽车?"
众人哄堂大笑,年轻人红着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时,一群大学生走了过来。
领头的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他站在台阶上,扬声说道:"各位叔叔阿姨,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驾驶培训和烹饪培训,请大家按兴趣分成两组。"
话音刚落,人群就骚动起来。大部分男性村民朝着外面走去,而女性则留在了坝子里。
驾驶培训在村委会坝子外的空地上进行。两辆崭新的驾校车停在那里,引得村民们啧啧称奇。
"这车是怎么来的?"一个瘦高个儿的男人问道。
戴眼镜的大学生解释道:"是我们学校特意协调的。昨天先运到镇上,今天早上用拖车拉来的。"
"哎呀,你们学校真是下了大本钱啊!"瘦高个儿感叹道。
大学生笑着说:"为了乡亲们能学到真本事,这点投入算不了什么。"
培训开始后,大学生们耐心地讲解着基础驾驶知识和交通规则。村民们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记住啊,方向盘是车的"魂","一个大学生说,"转弯时要慢慢来,不能急。"
"那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汉问道。
"老伯说得好,"大学生竖起大拇指,"遇到紧急情况,首先要冷静……"
他一边说,一边打开带来的教学图,上面画着各种交通标志和标线。
“这个是红灯,看到红灯要停车……”大学生指着图上的标志,耐心地讲解着。
“老师,那要是赶时间,闯个红灯行不行?”人群中一个年轻人大声问道。
“那可不行!”大学生严肃地说,“闯红灯是违反交通规则的,非常危险,不仅会受到惩罚,还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哦,原来是这样啊。”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人群中,一个叫二狗子的年轻人听得格外认真。二狗子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梦想着有一天能开上汽车。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学生,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还不时地低声向旁边的同伴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操作要怎么做?”
与此同时,村委会坝子里的烹饪培训也开始了。
“大学生,你能还要教我们炒菜嗦?”一个围观的老妇人操着浓重的方言问道,她叫刘婶,做了大半辈子饭,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来教做菜这事儿,心里多少有些怀疑。
“婶子,您别看我年纪小,但这炒菜的技巧,我可是专门学过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笑着说,她是江城职业技术学院烹饪专业的大三学生,叫王玲慧。“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些处理食材的小技巧,保证能让您的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王玲慧一边说,一边拿起一颗白菜,熟练地剥去外层的菜叶,然后将白菜切成均匀的细丝。
“你看,切白菜的时候,刀要斜着切,这样切出来的白菜丝更细,炒的时候更容易熟,口感也更好。”王玲慧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着。
刘婶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看到王玲慧娴熟的动作和认真的讲解,也不禁被吸引住了。她凑近了一些,仔细地观察着王玲慧的每一个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原来切白菜还有这么多讲究啊,我做了几十年的饭,都不知道还有这种切法。”
王玲慧接着又演示了如何处理肉类、如何搭配调料等等,她讲解得细致,动作也轻快,引得周围的妇女们纷纷点头称赞。
“玲慧老师,你这切菜的功夫真厉害,教教我们呗!”
“玲慧老师,你用的是什么调料啊?闻起来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