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6章 大学生走了,他却连夜进城,这…

楼下,兰妊已经站在村委会门口,身边还跟着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人。看到付平和孙丽丽下来,兰妊露出了职业化的微笑。

"付平同志,"兰妊伸出手,"我们又见面了。"

付平握住兰妊的手,笑着说:"兰记者客气了。欢迎你再次来芝麻山村。"

兰妊转向孙丽丽,眨了眨眼:"小丽,做得不错。"

孙丽丽点点头,心里松了一口气。她知道,兰妊这是在肯定她的工作。

"付平同志,"兰妊说,"我们是不是找个安静的地方,开始采访?"

付平点点头:"好的,我们去会议室吧。那里比较安静,光线也好。"

就在这时,王大虎突然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等等!付干部,这是要上电视吗?"

付平笑着解释:"不是上电视,是报社来做采访。"

王大虎兴奋地说:"那也一样啊!付平同志,你可得好好说说咱们村这些天的变化。对了,能不能也采访采访我们?"

王二虎在旁边拉了拉哥哥的袖子:"哥,你别捣乱。"

兰妊听了,眼睛一亮:"这位大哥说得对。付平同志,我们不如就在村子里转转,边走边聊。正好也采访一下村民们,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付平思考了一下,点头同意:"好主意。那我们就从村委会开始,一路走到学校,再到新建的图书角。路上正好能看看村里的变化。"

兰妊满意地点点头,示意摄像师准备。

就这样,一行人开始了村里的采访之旅。付平走在前面,不时停下来向兰妊介绍村里的情况。兰妊则不时提问,摄像机忠实地记录着一切。

走到村口的小广场时,付平停了下来。

"兰记者,"他指着广场说,"就是在这里,我们欢迎了大学生们的到来。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兰妊饶有兴趣地问:"付平同志,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想到邀请大学生来村里?"

付平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其实,这个想法已经在我心里酝酿很久了。我们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很多村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我就在想,如果能让外面的世界来到村里,会不会带来一些改变?"

"那么,这次城乡互动活动的效果如何?"兰妊追问道。

付平笑了:"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大学生们不仅带来了知识,更带来了希望。你看..."

他指向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那里几个老人正在认真地写着什么。

"那是我们的扫盲班。"付平解释道,"以前,很多老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在,他们每天都坚持学习。你知道吗?前两天,有个老大爷激动地跑来告诉我,他终于能看懂城里打工的孙子给他写的信了。"

兰妊听了,眼睛里闪过一丝感动。她转向摄像师,低声说:"把这个画面拍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付叔叔!"

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跑了过来。她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付平蹲下身,笑着问:"小花,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小花扬了扬手中的书:"我要去图书角还书。大哥哥教我认识了好多字呢!"

兰妊蹲下身,温柔地问:"小朋友,你喜欢看书吗?"

小花点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喜欢!以前村里没有这么多书,现在可好了。我长大了要当老师,教更多的小朋友认字!"

兰妊被小花的话逗笑了,她转向付平:"付平同志,看来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影响啊。"

付平点点头,眼里满是欣慰:"是啊,孩子们是最容易被影响的。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了新的梦想。"

采访一路进行,从村口到学校,再到新建的图书角。每到一处,付平都详细介绍,村民们也会凑上来,分享自己的感受。

王大虎兴奋地对着摄像机说:"以前啊,我觉得种地就够了。现在不一样了,我也想学点新东西。你们知道吗,那些大学生教我用手机查天气预报,现在种地都方便多了!"

王二虎在旁边补充道:"是啊,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但是经过这次活动,我觉得咱们村也有希望。只要我们努力,一定能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听着村民们的话,兰妊若有所思。她转向付平:"付平同志,看来这次活动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表面上这些。您对芝麻山村的未来有什么期望?"

付平站在图书角门口,目光远眺,仿佛在看向远方:"兰记者,我的期望很简单。我希望有一天,我们村的孩子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我希望我们村的老人不再因为不识字而感到自卑。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村里,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次志愿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继续努力,把这些好的改变坚持下去。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芝麻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兰妊听完,深深地看了付平一眼,然后对摄像师说:"好了,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

采访结束后,兰妊走到孙丽丽身边,低声说:"小丽,你找到了一个好题材。这个付平,是个难得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