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学生继续道:"对,这个方法很重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要多加小心。"
培训进行到一半,突然传来一声尖叫。原来是一个小女孩不小心被开水烫到了手。护理学生们立即行动起来,一边安抚小女孩,一边示范正确的处理方法。
"快,用凉水冲洗伤处至少20分钟。"一位学生一边处理一边向围观的村民解释,"千万不要用冰敷或者涂抹牙膏之类的东西,那样反而会加重伤情。"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人拿出手机开始记录。这个意外事件反而让大家更加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
医学培训结束后,轮到了江州大学的经济学科普。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站在前方,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各位叔叔阿姨,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镇上的超市里的牛奶总是放在最里面?"
台下议论纷纷,有人大声说:"我知道!是不是因为牛奶容易坏,放里面温度低?"
男生笑着摇摇头:"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超市想让你多走一段路。"
"为啥要让咱多走路啊?"一位大叔疑惑地问。
"因为你走到里面拿牛奶的路上,很可能会看到其他想买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就会买更多东西,超市自然赚得更多。"
村民们恍然大悟,有人忍不住感叹:"这些奸商,真是太精了!"
男生继续说道:"再比如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水果店里的水果往往是按斤称重卖的,而干果却是按两卖的?"
一位年轻妇女若有所思地说:"好像是诶,我还从来没想过为什么。"
"这是因为一斤是500克,而一两只有50克。同样的价格,按两卖看起来就便宜很多,其实可能反而更贵。"男生解释道,"这就是商家利用了我们的心理,让我们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台下一片哗然,有人拍着大腿叫道:"我说呢!上次买核桃咋感觉花了不少钱,原来是这么回事!"
男生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啊,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是以9结尾的?比如说19.9元,29.9元。"
一位戴着草帽的老大爷插嘴道:"这个我知道!是不是因为顾客觉得这样更便宜?"
"没错!"男生赞许地看了老大爷一眼,"这就是所谓的"9.99效应"。虽然和20元、30元只差了一毛钱,但在心理上,顾客会觉得便宜很多。"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人小声嘀咕:"这些商家真是太会算计了。"
男生听到后笑着说:"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营销手段。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接着,他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去赶集,有没有发现有些摊位总是排着长队?"
"有啊!"一位中年妇女立刻回答,"上次我去买包子,看到一家摊位排了老长的队,我也跟着排,结果等了半天才买到。"
男生笑着解释:"这就是"从众心理"。我们看到很多人排队,就会下意识地认为那家的东西一定很好。但实际上,有时候是商家故意制造排队的假象。"
接下来的时间,大学生们又讲解了“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经济学原理,并结合村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生动形象地解释了这些原理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决策的。
“原来这商家都是要这些花招来骗咱们的钱啊!真是防不胜防啊!"一个大爷听完大学生的讲解,忍不住感叹道。可不是嘛!以后可得长点心眼,别再被这些奸商给忽悠了!"另一个大妈也附和道。.